陳國基:維護國安繼續是頭等任務 會備好「良藥」年內完成23條立法

陳國基用四個「心」字回望成果、展望未來。(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踏入2024,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1月1日)在社交專頁發文表示,2023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香港成功擺脫新冠疫情困局,並踏上全面復常、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他用四個「心」字回望成果、展望未來。

陳國基表示,第一,是決心。過去一年,政府決心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全力落實香港國安法,社會大致穩定,政府着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居安思危,時刻警惕和防範「軟對抗」的破壞力量。

維護國安將繼續是政府的頭等任務。新一年,既會備好「良藥」,在今年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工作,聯合香港國安法更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安的行為和活動;亦會增強自身「免疫系統」,通過由他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新設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與各界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當整個社會,尤其是下一代正確認識國家觀念,準確理解「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培養愛國精神和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大家自身「免疫系統」自然會發揮功能,有力抵禦外部勢力的抹黑和干預。

第二,是信心。過去一年,政府信心十足,從世界各地「搶人才」,連同本地培育的人才並駕齊驅,增強香港發展動能。單在去年首11個月,超過81,000名人才已抵港,遠超政府原定每年至少35,000名的目標,足證香港這顆東方之珠依然璀璨奪目。

繼前年就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拆牆鬆綁」,並新增「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後,政府去年10月再下一城,包括成立實體「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擴大「高才通」大學名單、放寬簽證,並就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等。新一年,政府會繼續推行各項舉措,爭取更多人才落戶香港、扎根香港。

同時,政府全力推動旅遊業復甦,去年先後推出「你好,香港!」、「開心香港」和「香港夜繽紛」等大型活動,吸引各地旅客之餘,亦提振本地消費。去年首11個月,訪港旅客累計超過3,000萬人次。新一年,政府會繼續引入不同國際盛事,拓展文化、綠色等特色旅遊,並在全港各區帶動地區經濟,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新刺激、新體驗。

第三,是齊心。過去一年,政、商、民齊心一致,落實多個精準扶貧項目,惠澤基層社群。「共創明『Teen』計劃」第一期叫好叫座,不少同學一年後的進步令他刮目相看。政府乘勢推出經優化的計劃第二期,增加名額至4,000人,並擴大對象至中一至中四學生;而第一期畢業生已悉數加入「校友會」,繼續擴闊社交網絡和視野。新一年,政府會秉持「要先看得遠,才能走得遠」的目標,扶持更多基層青年開拓眼界、力爭上游。

由政府牽頭、商界和民間參與的「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和設於深水埗的首個「社區客廳」亦好評如潮。前者惠及約3,000名學生的家庭,讓學生放學後繼續留校,在非政府機構指導下完成功課和溫習,並進行課餘活動,亦令家長安心投身職場,在下班後才到校接子女,回家後無需掛心課業而享受家庭樂。後者則為至少50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通過多元日常設備,擴闊「劏房」戶的生活空間,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陳國基稱,希望在不久將來,小朋友不再需要捲曲在「劏房」內的床上做功課,「劏房」只用作睡覺之用,其他日常活動可在「社區客廳」進行。這並非天方夜譚,因為在商界大力支持下,政府已覓得更多「社區客廳」落腳點。新一年,政府會繼續發揮政、商、民齊心協作的力量,做好各個精準扶貧項目,構建更貼心、更稱心的關愛社會。

第四,是民心。過去一年,政府以民心為本,完善地區治理。特區政府既成立分別由他和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和「地區治理專組」,發揮頂層督導協調,確保地區「老、大、難」問題得以有效梳理;亦在全港十八區組建450多支「關愛隊」,走到社區前線,以實際行動回應居民所需。

面對過往區議會深受「政治化」之苦,不少居民面對的切身問題均無法透過區議員反映和解決。政府去年成功重塑區議會,引領其重回基本法下的初心定位,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隨着區議會選舉和委任等工作順利完成,新一屆區議員今日正式上任。他相信新一屆區議會定能一心為民做實事、謀福祉,亦寄語全體區議員要勤政愛民,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切實回應民眾急難愁盼,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

陳國基強調,2024年,他殷切期待繼續與各界上下一心,攜手建設香港成為更宜居、更宜業、更宜遊的國際大都會,確保「一國兩制」在港實踐行穩致遠。亦祝各位新一年身心康泰、萬事如意!

相關報道:

李家超:2024年香港一定更勝從前 在國際舞台上更耀眼奪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陳國基:維護國安繼續是頭等任務 會備好「良藥」年內完成23條立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