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遭騙14萬 「同城約」成電信詐騙新套路

【點新聞報道】「公安部網安局」昨日(2日)晚在微信公眾號發文通報指,近來,以「同城約」為噱頭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在內地呈高發態勢,有受害者短時間即遭騙14萬元(人民幣,下同)。通報指,詐騙分子是在全國多地的車輛後視鏡、小區入戶門粘貼「同城約」二維碼,以下載APP充值「會員」「做任務」,便可以「上門服務」為由實施詐騙。

所謂同城約非法app。(公安部網安局圖片)

警方通報介紹,今年4月,四川涼山公安接到小吳(化名)報案,稱自己遭遇刷單詐騙。小吳說,自己是兢兢業業的上班一族,當晚與朋友吃完晚飯,正準備開車回家,忽然發現自己車輛後視鏡上貼了一張二維碼,竟是「同城約」這等「好事」。好奇之下,小吳掃碼下載了一款來路不明的APP。按照要求逐步操作下來之後,平台「小姐姐」要求他做幾單「任務」便可約到同城美女。結果,小吳就被騙走14萬餘元。接警後,偵查民警根據小吳描述,分析得出「貼碼人」仍在轄區內活動,隨即針對轄區內公共區域停車位開展排查,快速鎖定並抓獲兩名嫌疑人。

同城約引誘受害者下載非法APP。(公安部網安局圖片)

記者查詢發現,近期包括青海省西寧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寧夏銀川市、江西德興市等內地多地警方均有通報類似警情。警方調查發現,詐騙分子在全國範圍內拉攏招募成員製作、散發涉黃涉詐「二維碼貼紙」,以發放數量來計算傭金。詐騙分子以「色情」之名,行詐騙之實,二維碼同時也是詐騙分子通過黑客手段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的途徑,背後隱藏着各種騙局,一旦有受害者掃碼下載相關涉詐APP,病毒就會侵入手機竊取相冊、通訊錄、瀏覽紀錄等信息,隨後就會遭遇刷單、網賭、裸聊等詐騙手段,掉入詐騙的深淵。

內地警方提醒,「掃碼」有風險,「相約」需謹慎。民眾需提高警惕,謹防「同城約」騙局,發現「黃色」小卡片時,切勿隨意掃描二維碼或打開相關鏈接,以防因獵奇心理掉入不法分子圈套。

(點新聞記者趙一存北京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掃碼遭騙14萬 「同城約」成電信詐騙新套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