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在香港亦叫作長衫,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其特點有立領、右大襟、緊腰身和下擺開叉等,特別能夠突出女性體型的曲線美。作家張愛玲曾說:「在世間,唯有旗袍和美人不可辜負,一襲旗袍,染就一樹芳華。」隨着時代變遷,旗袍也不斷被改良,成為便於穿著、便於出行且極具東方特色的服裝。在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於2021年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服裝設計師余嫿Mary幼時從雲南移居香港,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少數民族文化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十分中意,之後她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服裝設計專業,希望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不過,課程內容主要是關於西方服飾的剪裁與設計,余嫿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初心從未改變,希望將所學知識融入於中式服裝。
8年前機緣巧合,她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和所有創業者一樣,余嫿最初也因擔心打理品牌會否有很大壓力而彳亍,但不願一味趨之若鶩的她最終決定迎難而上,守護自小的興趣和夢想。近年她的設計成果越做越多,亦身體力行積極支持香港本地文創活動,也會走進校園推廣旗袍文化,鼓勵年輕人身穿旗袍。
余嫿人生第一次穿旗袍,是中五時表演古箏,記得當時挑選很久才選到適合的款式,指傳統旗袍印花多為祥雲、牡丹等,雖雍容華麗卻也略顯成熟,不一定受年輕人喜歡。於是,她希望將旗袍年輕化、時尚化、常服化,強調要讓年輕人傳承文化,必先讓他們先接受和喜歡,余嫿利用所學專業技能和深厚的繪畫功底,以青花瓷、水墨畫等中國傳統元素為靈感,設計不同材質、不同花樣的旗袍,並善用當代新穎布料,例如絲絨、牛仔布等。疫情期間,她跟隨海派藝術花鈕大師浦明華學習傳統花鈕製作技藝,希望將各種元素多元化組合,設計出更多款式,令旗袍可以成為各個年齡段女性的服裝,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她指,旗袍對於當代中國女性意義重大。華人女性出席重大場合時,不僅可以選擇隆重的西式服裝,旗袍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端莊、大方、優雅的同時,更能夠凸顯東方女性的優美,是身份認同和民族意識的象征,而西方人也可以通過旗袍來了解和接觸中華傳統文化,並進行推廣。現時國際上不少奢侈品牌都有其獨特的印花標志,例如提到Burberry就會想到格紋,提到Hermes就想到馬匹……余嫿有個抱負,重新包裝和設計優雅美麗的中華傳統文化,打造具有中式文化特色的品牌圖騰。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視頻製作: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