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個漸凍人症資料庫發布 約半數患者僅餘9個月命

香港肌健協會公布全港首個「漸凍人症患者資料庫」。(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點新聞報道】香港肌健協會公布全港首個「漸凍人症患者資料庫」,發現三分之二患者出現嚴重殘疾,活動能力只及晚期癌症患者約三分之一,呼籲社會各界伸出援手,支持復康服務及購買輔助設備,讓漸凍人症患者得以「自救」。

資料庫數據由2名醫學生義工負責,於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間,收集共46名漸凍人患者的數據,佔全港患者總數約1/4。結果顯示,患者平均於55歲發病,求助約4名醫生,花費近1年時間才確診。

與此同時,患者病情持續惡化,65%人士被診斷為嚴重殘疾,57%有吞嚥困難,28%需要呼吸機輔助,24%要靠眨眼或視線控制技術溝通。調查引用根據肌肉萎縮症功能性評估,推斷約半數患者的壽命僅剩9個月。調查還發現,患者確診後要一次性花費約9萬元購買儀器和改裝家居,每月醫療開支亦高達1.3萬元,亟需各界支援。

胡先生樂觀面對人生,多年來探望超過100名病友。(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鄭先生已失去說話能力,需要靠電子系統發聲。(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現年54歲的胡先生透露,他42歲發病,當時左腿突然乏力,在地盤跌倒受傷,被迫留院七日,提早退休。儘管罹患絕症後逐漸失去活動能力,要靠輪椅出入,但他仍然樂觀地面對人生,維持晨運,多年來探望超過100名病友。另一名患者鄭先生則發病大約兩年,坦言子女是他活下來的希望,鼓勵病友們不要放棄對生存的渴望。

香港肌健協會會長呂文林。(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香港肌健協會表示,許多漸凍人症患者渴望擁有生存以至生活的尊嚴,會方希望透過建立數據庫,建立科學化的統計和分析,積小成多,讓政府了解漸凍人症群體的需要,盡快成立專科診所,及時提供復康服務、輔助設備及照顧配套。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綠葉王」吴博君患漸凍人症 吳太籲關注殘疾人士家庭

施政報告|團體籲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照顧者 恒常化照顧者津貼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全港首個漸凍人症資料庫發布 約半數患者僅餘9個月命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