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馬斯克(Elon Musk)今天宣布成立人工智能新創公司xAI,目標是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


雖然xAI的Twitter账号中目前还没有多少内容,但其官網已正式上线。
xAI這樣介紹團隊:「我們的團隊由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領導。我們之前曾在DeepMind、OpenAI、Google Research、Microsoft Research、Tesla和多倫多大學工作過。我們共同貢獻了該領域一些最廣泛使用的方法,特別是Adam 優化器、批量歸一化、層歸一化和對抗性示例的發現。我們進一步介紹了創新技術和分析,例如Transformer-XL、Autoformalization、記住 Transformer、Batch Size Scaling和μTransfer。我們致力於並領導該領域一些最大突破的開發,包括AlphaStar、AlphaCode、Inception、Minerva、GPT-3.5和GPT-4。」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官網介紹xAI的目標是「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
也許這是一家不走尋常路的公司。今年4月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其實就表明了新AI項目的目標:「我要做一個 TruthGPT,它是能最大限度尋求真理、理解宇宙本質的人工智能。」目前其他內容尚未透露更多,不過,xAI團隊將於周五(14日)在TwitterSpaces平台舉行一次線上提問。
那麼,宇宙的本質是什麼?
馬斯克是一位會講故事的商人,他說選擇在2023年7月12日公布xAI,是因為他想藉此紀念道格拉斯·亞當斯 (Douglas Adams) 的《銀河系漫遊指南》。因為道格拉斯是馬斯克的偶像,而《銀河系漫遊指南》則是馬斯克少年時期影響他最深的一本書。
在書中,一台名為「深思」(Deep Thought)的超級計算機被人類詢問關於生命的意義。經過七百五十萬年的計算,它給出了答案:42。

但是,道格拉斯·亞當斯曾表示,他隨機地選擇了這個數字,沒有特殊的含義。他想諷刺人們常常想要尋求生命的根本問題中深刻的哲學答案,而實際上這些答案可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或者它已經超出了人類能理解的範疇。
「42代表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後來成為了一句流行用語,經常被幽默地用來表示對於複雜問題的真正答案可能難以捉摸或無法知曉。
另外,馬斯克對X這個字母,貌似情有獨鍾。他的第一家初創公司PayPal,前身是X.com域名,就連他後來和女友Grimes的孩子的名字、推特公司的名稱都是用了X。
4位華人團隊成員閃亮登場
雖然還不清楚xAI的具體產品和業務,但xAI在官網羅列出12位主要團隊成員。他們普遍年輕,都是AI領域重量級選手,此前分別任職於各大學術機構和公司。其中,更有4位華人尤為亮眼。
以下是創始人團隊的資料:

Igor Babuchkin:
人工智能研究者。Igor是DeepMind AlphaStar研發團隊核心成員——AlphaStar也是DeepMind的得意之作,曾在星際爭霸中擊敗人類冠軍。
Manuel Kroiss:
軟件工程師。曾在Google 和 DeepMind等科技巨頭工作,在強化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作出過重要貢獻。論文「Reverb: A Framework for Experience Replay」的聯合作者。
Yuhuai(Tony)Wu :
人工智能研究者、計算機科學家。Yuhuai(Tony) Wu 2021年博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曾就職於谷歌的研發小組N2Formal,該組織主要負責研發能自己推理的「AI數學家」。
Christian Szegedy:
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影像分析和形式推理方面擁有專業知識。曾就職於Google,擔任研究科學家。擁有波恩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Jimmy Ma:
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集中於深度神經網絡高效學習算法的開發,近五年引用量近20萬。CIFAR-AI(加拿大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社會項目)主席,2016 年Facebook機器學習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
Toby Pohlen:
曾任DeepMind研究工程師,在機器學習、強化學習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參與AlphaStar League和Ape-X DQfD等項目。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
Ross Nordeen:
曾任特斯拉的技術項目經理,將幫助團隊構造過濾器。
Kyle Kosic:
曾就職於OpenAI 等 AI 公司。擁有豐富的機器學習、物理學和應用數學的學術背景。
Greg Yang:
Greg Yang出生於湖南,初中開始前往美國學習,本科與碩士皆畢業於哈佛大學數學系。2018年Greg Yang獲得本科生數學領域最高榮譽Morgan Prize,隨後加入微軟擔任高級研究員。在本科就讀期間,Greg Yang曾花費一年半時間全職成為電子舞曲製作人和DJ,並在該過程中深度接觸到了AI。在此之後,「實現人類水平的AI」成為了他的奮鬥目標。
Guodong Zhang:
張國棟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隨後進入多倫多大學攻讀機器學習博士學位,因研究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調整、對齊而聞名,撰寫過多篇相關領域的論文。他是 2020年Borealis人工智能獎學金、2022年Apple博士獎學金的獲得者,2022年畢業後加入Deep Mind。
Zihang Dai:
曾任Google研究員。戴子航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20年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在百度美國分公司和蒙特利爾大學的mILA進行過研究實習。
除了這11名核心成員,馬斯克還請來了美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的主任DanHendrycks來擔任xAI的AI安全顧問。
那麼集齊12張「AI王牌」要做什麼呢。
xAI大戰OpenAI?
ChatGPT在去年爆火之後,馬斯克就曾多次表達不滿。
2015年,馬斯克參與共同創立了OpenAI,但在2018年傳言和Sam Altman的理念不和而離開。馬斯克抱怨ChatGPT具有政治偏見,並告訴合作夥伴,他希望「創建更追求真理的AI模型」並呼籲「ChatGPT應該關服,我們需要的是TruthGPT!」。此後經常對該公司提出批評,表示他相信該公司現在由微軟控制。(微軟已向該公司投資了數十億美元。)
今年4月,他甚至帶領一批科學家簽署聯名信,呼籲暫緩AI研究,先建立好監管機制——但他一面呼籲,但另一面馬不停蹄地買芯片、準備xAI。
看來,馬斯克的xAI想要建立的TruthGPT,是一種「誠實的語言模型」,直接將矛頭對準了ChatGPT。
網友亦紛紛下場製圖:


話說回來,像ChatGPT這樣的AI系統會經常產生錯誤輸出,比如「幻覺」案例。所以「幻覺」仍然是 OpenAI、谷歌以及 xAI 必須處理的核心問題。當然,推特上大量的多模態數據、海量的對話文本、圖像和長視頻等不斷擴展的語料庫,xAI 是唯一可以直接且合法訪問它的一家AI公司。而特斯拉機械人,可以作為xAI大腦的物理化身。
對xAI而言,這意味着訓練數據、算力和應用場景都齊全了。
而xAI目前唯一的一條推特很有趣:

知名博主Lex Fridman問,AI會有意識嗎?
緊接着,馬斯克進行了深度思考:

你覺得他回答了這個問題嗎?
總結在xAI成立之後,馬斯克管理的公司數量至少有6家,其中5家分別是特斯拉、SpaceX,以及社交媒體平台推特、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和地下隧道公司The Boring Company。但至於他會如何探索宇宙,還要等到周五揭曉,我們可以期待一下。
(點新聞記者張安寧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