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五一」小長假前夕,籃協全資子公司深籃體育發布通告:「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舉報,舉報問題應限於涉及WCBA聯賽、NBL聯賽、三人籃球聯賽、U系列賽事、中國籃球公開賽等全國性籃球賽事中涉嫌違規違紀違法的行為。」可以說,這是繼籃協迅速處罰上海與蘇州兩球隊「消極比賽」後又一次自我整改,對比貪腐嚴重、積重不改的足協,籃協自我革新與凈化走在「三大球」前列,值得同行借鑒。
足球、籃球、排球並稱為「三大球」,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寄予着國人拚搏出體育佳績的期望與重託。讓人遺憾的是,近年來足球與籃球相繼曝出賭球、假球種種「醜聞」,讓人不得不深思。正如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今年「兩會」期間所說,較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三大球」,特別是男子項目發展不盡如人意,男足水平一路下滑。「三大球」要搞上去,這是我們加快體育強國建設必須補上的短板。針對足球領域出現的嚴重問題,我們一直在深刻反思和研究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高局長沒有在會上言明解決「三大球」尤其是男足嚴重問題的辦法與途徑,但很快國家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覆。「兩會」後,中央巡視組進駐體育總局,其中一項重要職責即是:「深入查找、推動解決體育領域腐敗問題和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為建設體育強國提供有力保障」。

正是在此等大背景下,籃球領域接連曝出多場涉嫌「假球」的傳聞,這一傳聞在4月14日滬蘇兩隊第三輪比賽中達到了頂峰。蘇州肯帝亞隊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神勇領先中,卻突然表現消極,最後時刻低級失誤不斷導致「反轉」,大熱倒竈,讓上海隊「反轉」。觀察繼往足球領域發生類似事件,足協的反應永遠慢半拍至十拍,很多涉嫌「假球」案不了了之或者直到高官落馬後才牽出,反觀這次籃協直面問題不過夜,發現假球嫌疑,迅疾查處,意欲還籃球一片凈土。有體育界資深觀察人士坦言:「足協長期問題不斷,越陷越深,難以自拔。缺的就是『問題不過夜』的姚明式反腐手段。」

這次籃協面向全社會發出「舉報」邀約,可以視作「姚明式反腐」的第二把火,從個案自查自糾到歡迎社會監督提供「假球線索」,籃協與姚明可以說走到了「三大球」前列。這也印證了姚明在查辦消極比賽時痛心所言,「需要通過這起事件,來改變一些東西,讓這些已經付出的代價變得有價值。」
面對足球「假球淪陷」、籃球「消極比賽」,有人說,「排球和足球籃球最大的區別就是它觸球是一瞬間,因此就決定了排球絕不可能像足球籃球那樣陷入醜聞泥坑」,這種說法從技術上講或有一定道理,但在現實世界裏,排球從隊伍建設、質量水平、發展趨勢上觀察也絕非「出淤泥而不染」,「三大球」要搞上去,排球需要補齊的短板同樣明顯。從體制機制、隊伍管理、作風凈化方面,排協同樣需要像籃協一樣深刻反思、自查自糾,面向公眾接受監督。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三大球」暴露出的頑瘴痼疾絕非相關協會以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正如處理滬蘇消極比賽事件中,籃協給予兩隊與教練重罰:「取消上海隊江蘇隊比賽資格;上海隊江蘇隊各被核減經費500萬;李春江禁賽5年;李楠禁賽3年」,處罰力度與速度可謂創下近年之最,但從4月14日最後一場比賽來看,操縱比賽之明顯,已不是「消極比賽」四字可概括,深入調查與處置已超出了籃協的能力與極限。而這正是機動巡視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深入查找、推動解決體育領域腐敗問題和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剎住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清除根深蒂固的頑瘴痼疾,而這正是「三大球」新出發的希望所在,希望肩負這一重任的國家體育總局能堅定推進社會監督和「自我革命」,藉機巡視東風,來一次體制機制上的正風肅紀反腐,重新贏回公眾的信任與重託。
(點新聞記者趙一存、郭瀚林、凱雷 北京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