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土豆」有何錯?

文/游鴻儒

一本台灣的教科書中,寫了一個關於「土豆」的笑話老哏:大意是有人說他吃「醋溜土豆絲」,另一人說土豆那麼小,怎可能切絲?後來才明白,這裏說的「土豆」即是大陸俗稱的馬鈴薯,而閩南語講的「土豆」,是花生。有綠營民代為此質疑「中學課本被統戰」,台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回應稱「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大陸的用詞?」出版社更是緊急發道歉聲明,表示要修訂重送審。一個教授孩子們了解語言多樣性的小知識,卻在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寒蟬效應下,上升到政治錯誤,這是對號稱多元包容的台灣最大的諷刺。

仔細看了看這個掀起波瀾的教科書內容,畫面中,兩位同學因為土豆的不同表述有分歧,但是彼此從誤會到了解到對方的語言習慣,由此向學生教授生物命名的多樣性,凸顯學名的重要性。這本是一個小故事和「引子」,卻被綠營以意識形態先行的思維泛政治化,背後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下的寒蟬效應。

這不是民進黨在「去中國化」路上的第一次小題大做,比如立法機構周圍的濟南路、青島東路、杭州南路等,實在是讓民進黨看不順眼,動不動就掀起「道路正名」的討論,而「去中國化」的「心思」,往往因為太過腦殘,往往成為貽笑大方的談資。此次「土豆」風波,有網友發現,只要瀏覽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網頁,輸入「土豆」搜尋,就一目了然:土豆釋義:1.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別名,參見「落花生」條。2.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參見「馬鈴薯」條。3.豆科「葫蘆茶」的別名……。潘文忠被自家的「正解」打臉了。

有意思的是,筆者在看到這單「土豆」還是「花生」的新聞時,恰好在香港的出租車上,的士司機的遮陽板上正正有一個花生造型的擺件。我問他:「師傅,你知唔知咩土豆係咩野?」「薯仔嘍!」「咁花生係台灣係叫土豆你知唔知?」師傅哈哈笑起來,說叫什麼名字都沒關係,能吃就好。

記得很久以前曾看到一個陸生製作的「兩岸詞彙差異」提醒赴台陸生和觀光者:在台灣,習慣用語中「番石榴」叫「芭樂」,「盒飯」叫「便當」,「橙子」叫「柳丁」,「奶酪」叫「起司」,「創可貼」叫「OK繃」,「出租車」叫「計程車」……其實在大陸,即使「土豆」在南北方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叫法:東北叫「馬鈴薯」,華北稱「山藥蛋」,西北稱「洋芋」,廣東叫「薯仔」等等,不一而足。

大陸、台灣、香港,各個地方對不同食物的稱呼都不一樣,就連大陸的各個省份也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說法;在香港買到的內地食品和台灣食品,或改為香港本地的說法,或保留原產地語言習慣下的名稱,但不妨礙食客們的理解。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能夠包容不同的詞彙描述相同的事物,這是兩岸人民的文化根基,也是民進黨當局無法抹殺的兩岸血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土豆」有何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