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從取消「口罩令」一事 可見香港深層次問題一二

文/曾財安

在香港特區政府取消「口罩令」一事的過程中,不但可見「港獨黃絲」趁機起鬨作亂,而好像社會總是欠自己,事事挑剔抱怨的負面民風同樣是暴露無遺。

2022年2月28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從翌日起,市民在戶外、戶內、公共交通工具上皆無須佩戴口罩,代表維持了近1000日的「口罩令」終於撤銷。不過,為了保護高危群組,醫院及老人院等高風險處所的負責人可以發出行政指令,要求訪客及在場人士佩戴口罩。換句話說,從3月1日開始,與疫情有關的所有社區隔離措施全部取消,一條不剩,社會全面復常。

從今早(3月1日)電視上可見,酒樓塞滿早茶客,除工作的員工還在自覺地佩戴口罩外,人人露出久違的笑臉,街上一眾行人也神色輕鬆,防疫的肅殺氣氛一掃而空。由此可見,對廣大市民以及各行各業來說,撤銷「口罩令」的確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是一項德政。與此同時,各類傳媒也爭相報道「口罩令」解除後的正面小故事,變相表態支持政府這次的做法,與幾天前的一些挑剔評論大相徑庭,立場改變之快,使市民茫然。

2023年2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刊登憲,延長「口罩令」至3月8日,繼續強制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港鐵、指明處所及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當時,已經有媒體及市民提出,還有沒有須要這樣做。2月26日,澳門特區政府宣布,將會在一天後取消戶外及上課必須佩戴口罩的規定,進入醫療機構、長者和康復院舍的人士、公共交通司機與乘客除外。消息一出,香港這邊立時炸了鍋,很多商戶與市民立即發出「香港放寬口罩令待何時?」的靈魂拷問,一些傳媒更直指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表現一直「慢兩拍」,與澳門政府比較下相形見絀。

見此,香港特區政府高層立即緊急開會,全面檢視有關防疫的最新形勢,最後決定順應民情,儘快取消「口罩令」。2月27日晚上,已經有可靠消息傳出,「口罩令」將會於3月1日取消。2月28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聯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宣布,取消「口罩令」。從以上的一連串發展可以看到,在短短6天之內,特區政府審時度勢,迅速來一個180度大轉彎,可謂是實事求是,反應敏捷,從中可以看到其以結果為目標的工作態度。

但是,卻有傳媒沒有切實地反映市民的欣賞思維,仍然鍥而不捨,對特區政府「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的積極做法大肆抨擊,說:「現在已經是『愛國者治港』的時代了,香港已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惟官老爺依舊是一副不做不錯、少做少錯、漫不經心的態度執政,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君不見,若非內地的動態清零措施在極短時日內改弦更張,敢寫包票港官直到今日都不敢輕舉妄動。」

姑不論這些評語是否準確,能否反映實情,但此時此刻發出這樣的聲音無疑是反高潮,對減少爭拗,維護社會和諧,支援政府帶領特區「由治及興」並無任何幫助。當然,傳媒肩負監督政府施政的社會責任,針砭時弊是需要的,但附有正面建議與可行方案則更佳。其實,政府就如個人一樣,欣賞與鼓勵很多時候更管用,如果只是事事挑剔、埋怨與怪責,恐怕就會正中唯恐香港不亂的顛覆團夥的下懷,為敵人製造攻擊特區政府的機會,變成好心做壞事。

話說回來,特區政府在短短幾天內便從刊憲維持「口罩令」至3月8日急轉彎到3月1日全部取消,但期內疫情一直走低,也沒有出現什麼巨大的變化,雖說是靈活應變,也難免使人有一種朝令夕改的感覺。為了避免未來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特區政府應當學習中央政府取消動態清零防疫隔離措施,全面復常的當機立斷做法與精神,同時連同「蓮塘口岸停車場管理混亂」、「易通行電子標籤延後」等事件一起做出總結,主要聚焦在官員們的判斷與下決心能力,有錯改,無錯則勉,方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相關報道:

(有片+多圖)口罩令撤銷首日 大多數市民續戴口罩出行

口罩令今起全面撤銷 室內外及公共交通均免戴口罩

講真D|取消口罩令後 香港還要做什麼?

除罩路漫漫!一文睇口罩令近3年始末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從取消「口罩令」一事 可見香港深層次問題一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