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財政預算案應為社會未來投資

文/陳術

派錢、派消費券,為近日關於財政預算案的最熱門話題,只是,一份恰如其分的財政預算案,派錢與否不應是重點,重點理應是特區政府以至社會應當如何利用財政儲備,將本港的長遠利益「最大化」。筆者留意到,在討論是否派發消費券以外,不少社會人士已經指出特區政府理應一方面為企業紓困,一方面為社會長遠發展投資;其實,派錢或派消費券,可以短期內起到提振作用,但公帑要用作其所,投資未來,方為上策。

工總常務副主席莊子雄日前在受訪時,就建議特區政府推出新基金,為企業短期紓困,例如寬減利得稅、個人入息稅、商業登記費以至排污費等;至於市民熱切期待的消費券,他認為之前已派過幾次,今次反而可以轉為重點幫助中小企,令企業加多些人工,增加招聘,帶動整個經濟,繼而幫到打工仔。

有社會人士提議為企業紓困,亦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加強投資未來,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立法會選委會議員黃錦輝就認為,隨着社會復常,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調,必定跟施政報告和去年底發表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前後呼應,所以推出的措施,需以搶企業、搶人才,甚至搶生意為方向,新一份預算案,可以將公帑調撥,例如透過基金的方式,供業界申請。

短期紓困 長遠投資

綜合不同意見,筆者會認為,如果先撇除「是否派錢」的因素,其實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短期而言,特區政府可以先一方面支援有需求的行業,例如旅遊業、酒店業,協助它們在疫後復常;另一方面,即使部分行業未有直接受到疫情影響,其實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這些行業日子也不好過,特區政府可以透過寬減稅項、各種費用等方式,為各行各業的企業「減負」,讓它們能把資源用在發展企業、改善員工待遇等等。

長期來說,財政預算案肯定就是要投資未來,黃錦輝提到的支持創科發展,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案;其他措施例如撥出資源吸納海外人才等,又是一個可行的方向。筆者想特別指出,之前特區政府提出了北部都會區的建設,有聲音質疑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速度,其實由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提出,至今已經超過一年,若然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大引擎,在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需要配撥資源支援北部都會區發展。

花錢 VS 投資

當我們去前瞻或者展望財政預算案時,如果我們把政府行為視作個人行為,一個人如果選擇把手上金錢用作消費,那麼他/她將來的退休生活就會受到影響;相反,如果一個人能暫時「忍手」,而把金錢用於投資未來,他/她將來的生活就更有保障。相同的道理,政府財政預算也是面臨應主力「花錢」還是「投資」的問題,短期肯定有不少人希望派錢,但為了香港的長遠利益,其實多花資源投資未來,才是對廣大市民最為有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財政預算案應為社會未來投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