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二十大上月勝利閉幕後,香港社會不同界別在過去一個月持續深入學習二十大精神,各界代表亦於上周四(17日)循線下線上參與了分享會,分享了心得體會和提出了建言。選委會委員、湖南省政協常委蔡榮星今日(21日)表示,二十大對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香港在國家新時代的發展中不能也不會缺席,必須持續將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結合本地現實破解特區核心矛盾,主動體現歷史擔當,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切實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特區政府過去數月推出多項重大舉措,首次提出逐步讓劏房退出市場的時間表,包括10年內令環境惡劣、租金高昂的劣質劏房絕跡,都是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落實。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應邀出席了分享會並作了發言,他指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香港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
蔡榮星表示,要讓香港更好服務國家新時代的發展,首先香港要尊重和認識國家主體制度和發展現狀。二十大報告是最好的教材,讓港人增強對國家發展道路的認同和信心,從而增強對「一國兩制」的戰略自信。過往相當一部分港人只是對「一國兩制」中香港部分較為了解,對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缺乏認識。國家在新時代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正是為了讓香港與祖國共享偉大復興的榮光。
蔡榮星指出,其次是要認清國家的發展戰略,發揮香港優勢為國家作出貢獻。國家正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贏得廣泛的國際讚譽。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要主動積極對外界解說國家的戰略,如此才能提升香港的自身競爭力。香港率先實現入境人士的免隔離,應該積極發揮東西匯聚的作用,促進外界對國家最新情況的了解。
蔡榮星續指,新一屆政府上任後,密鑼緊鼓地推動香港疫後復常和解決本地社會深層次矛盾,這些都是對二十大精神的最好落實。特區政府加快了公營房屋的建設步伐,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透露有望在十年內讓劣質劏房不能生存,是本港基層市民首次聽到政府有取締劣質劏房的時間表,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重要期望。本港社會各界應該凝聚團結奮鬥的精神,持續增強發展動能,解決民生痛點,提升香港競爭力。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