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位性皮膚炎,即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每5人便有1人在不同時期患有濕疹,情況嚴重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反覆發病更會令患者的壓力及負面情緒大增,甚至可能產生自殺傾向。濕疹關注組於今日(13日)舉行記者會,邀請濕疹患者分享患病經歷,並由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俊彥醫生和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副教授(兒科)、香港過敏學會主席何學工醫生詳細講解濕疹病因、如何治療等知識。
濕疹患者翟先生現年27歲,從事地盤工作,約3年前因工受傷的傷口引發濕疹,且面積逐漸擴散,最嚴重時7成皮膚都有傷口,大範圍爛肉引發膿液並發出臭味,痕癢難忍。受到濕疹極度困擾翟先生直言「煎熬」。病情嚴重被迫停工,收入驟減四成,很大程度上影響生活。不僅如此,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周圍人的嫌棄、同情、嘲諷,令他十分難受,甚至曾萌生自殺念頭。他今日表示,希望大家消除對濕疹的誤解,正確對待患者,更多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病情。

了解正確訊息 正面對待病症
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屏障,皮膚一旦不能正常運作,致敏原和細菌就有機會入侵身體,令免疫系統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現時大眾對濕疹最常見的五個誤解,包括:(一)濕疹引起皮膚潰爛和滲水會傳播濕疹;(二)嬰幼兒患濕疹是由於孕婦/母乳媽媽沒忌口、亂飲食所引起;(三)體質弱才會有濕疹;(四)濕疹患者要戒口;(五)濕疹不能「斷尾」,經常復發。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陳俊彥醫生指,第一,濕疹並非傅染病,而是免疫系統受影響而引致的皮膚病,成因是遺傳及致敏源等;第二,嬰幼兒濕疹的正確做法是餵哺母乳、孕婦服用益生菌,以及為寶寶做好保濕,減低嬰幼兒患病風險;第三,濕疹成因有先天因素,如父母患有濕疹,子女便有較高機會患病,同時有較大可能出現其他過敏症,如哮喘、鼻敏感等,亦有可能由外在及後天因素引發,包括刺激物如清潔劑和人造衣料、致敏原如塵蟎和某類食物、環境因素如季節變化等;第四,濕疹患者不宜盲目戒口,應詢問醫生意見,再戒吃引致敏感的食物。他建議濕疹患者只需按健康飲食原則,例如低糖、少紅肉、少辛辣及避免飲酒及咖啡等。
無法「斷尾」 不代表「無得醫」
濕疹是免疫系統的一種反應,屬慢性皮膚病,不會完全康復,即俗稱「斷尾」,但患者只要管理好病情,是能夠通過長期控制避免發病,令生活回復正常。醫生按濕疹患者病情採用不同治療方案,若屬輕度濕疹,會着重皮膚保濕護理,採用外用治療藥膏包括潤膚膏、非類固醇或類固醇藥膏等;若療效不顯著或病情已踏人中期至嚴重,醫生便會考慮使用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口服JAK抑制劑、生物製劑、濕包療法、紫外光燈治療等。如皮膚表面已經有細菌感染,則有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作緊急治療。
隨着醫療科技進步,新型藥物的出現令治療效果取得突破,尤其是對用傳統藥物未能改善病情的中度至嚴重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濕疹治療方法很多,專科醫生在臨床上會根據發病原因、發病部位 、發病時間、主要症狀等來決定治療方案,選藥的時候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避免胡亂用藥,導致更嚴重的不良反應。
患者焦慮抑鬱 心理與生理治療並重
有研究顯示,患濕疹兒童及青少年出現抑鬱、焦慮及行為問題的風險較正常人高2至6倍,成人患者則高出2.5至3倍。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何學工醫生表示,濕疹病症令患者作息大受影響,發病突如其來、病情時好時壞,均令患者感到焦慮、無助、沮喪和孤單。他續指,濕疹會導致患者產生皮膚痕癢、睡眠不足、精神不振令工作/讀書表現欠佳等困擾,加上外觀難看被人歧視,以至被排擠,令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上升,進而引致濕疹復發或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尤其對兒童患者影響深遠。何醫生建議濕疹患者保持平常心,不要過度聚焦皮膚間題,可多與「同路人」聯繫分享,互相支持,另外多做適量運動,強健體魄亦可減壓,休息充足避免熬夜。同時,家人應多體諒、多鼓勵患者,適時提出實用建議,均有助患者平靜心情,改善病情。

濕疹關注組註冊社工黃敏兒公布由國際皮膚病患者組織聯盟(亞太區)、韓國病人組織及香港組代表濕疹關注組參與於今年8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以了解濕疹患者所面對的治療挑戰。亞太區共330人完成問卷,當中116人為香港患者,他們當中72%的受訪者認為濕疹治療和藥物的經濟負擔高昂;66%的受訪者認為治療無效;34%的受訪者認為等候治療時間長。治療目標方面,72%受訪者希望快速減少痕癢及灼熱感;53%的受訪者希望能夠改善睡眠及心理健康狀態;而52%的受訪者希望皮膚完全復常。
在濕疹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方面,調查顯示,與醫生溝通及商討治療目標並分享治療決策的患者對治療有更高的滿意度,當中,37%的受訪者定期與醫生就治療目標進行溝通;41%的受訪者會跟醫生一起作出治療決定。無論在韓國、香港和澳洲的調查結果中均發現,與醫生就治療目標進行的交流越頻繁,他們與醫生一起做出治療決定的療效就越高。
紓緩患者情緒 提供免費心理輔導
過往曾發生受濕疹困擾最終導致悲劇的情況,濕疹關註組及香港過敏學會推出濕疹患者免費心理輔導服務,希望即時協助他們舒緩情緒困擾及減輕壓力。今次心理輔導服務面向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及其照顧者,有需要人士可點此(點擊報名)於網上登記報名。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