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能源危機令歐洲大選生變 歐盟恐面臨撕裂

文/周琳琳

雖然示威運動在歐洲國家是常態,不過近來歐洲多國的罷工、反政府運動的頻率之高實屬罕見,這一切的根源就是由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俄羅斯更在近日宣布無限期暫停北溪一號天然氣供應。當賴以生存的能源價格一路推高,生活自然也難以為繼。3月,西班牙貨車司機大罷工;5月,多家航空公司罷工,數個歐洲機場癱瘓;6月,英國鐵路罷工,8萬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抗議加薪不足以因應物價高漲;7月,挪威鑽油工人罷工;8月,英德荷西陸續再罷工;9月3日,捷克7萬極右極左派示威反北約反歐盟,要求捷克當局停止武裝烏克蘭,與俄羅斯重啟天然氣談判;9月5日,數千人在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集會,抗議政府的能源和福利政策。

捷克首都布拉格9月3日有約7萬人上街,不滿政府立場過於親西方,並抗議能源價格高企。(網絡圖片)

英國商業風險分析公司維里斯科楓園近日發表「公民不安指數」顯示,在198個受調查國家裏,有101個社會不安風險比上一季提升,是2016年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最高紀錄。襲捲全球的通脹是其中最普遍因素,而歐洲自是風暴核心。有4成法國民眾甚至表示,想要看到法國半世紀來最大動盪的2018年黃背心運動再起(黃背心運動是法國民眾在2018年11月17日因為不滿油價持續上揚以及馬克龍政府調高燃油稅而發起的抗議運動,當時示威者身穿黃色背心)。

德國9月5日集會打出的標語:「富人應為危機買單」、「價格降下來,工資漲上去」。(路透社圖)

各地大選生變  歐盟恐面臨撕裂

面對高昂的能源賬單,許多歐洲人民不得不在開火煮飯和洗澡之間二選一,以節省開支。民生經濟惡化是所有執政者的惡夢,歐洲所有執政黨的民調聲望均下滑。未來數月將舉行選舉的歐洲國家,恐怕其右翼反對黨都會得勢。

瑞典的11日大選首當其衝,右派聯盟有機會取代目前中間偏左的政黨;23日和24日是捷克參議院和地方政府改選,而早在2021年的大選中,中右翼反對黨領導人彼得·菲亞拉已當選為新一屆捷克政府總理;最無懸念的應該是9月25日意大利大選,這個歐盟第三大國,其現任總理德拉吉預計會被極右聯盟政府取代;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還有奧地利、芬蘭、丹麥大選。

英國保守黨黨魁的選舉結束。在擔任外交大臣時對中國和俄國採取鷹派衝突立場的特拉斯,在當選首相的第一天,就遇到英國清潔、保安等工人大罷工,一些媒體稱她的上任是「地獄般的開始」。或許在短期內,她很難糾正英國亂象。若無法贏得民心,「短命首相」或許也是她逃脫不了的政治命運。

英國首相候選人特拉斯表示,「英國經濟衰退恐無法避免」。(網絡圖片)

當社會氛圍緊張,選民會出現情緒性投票行為。參選人的政策、身家背景、親俄爭議都不再是選民真正考慮的事情。經濟與地緣政治越混亂,國家選出保守、傳統、民族主義、帶領群眾抒發情緒的領導者的幾率就越大。由內外經濟壓力引發的社會分歧,是右派執政黨聲勢水漲船高的理由。若對歐盟政策不支持的政黨一方得勢,歐盟內部團結將出現撕裂,決策效率也會降低。

隨着未來一年的歐洲大選依次落幕,歐盟或迎來「大右轉」的歷史分水嶺。近因是俄烏衝突導致的歐洲各國路線大辯論;深層因素則是「西方」政治文化結構變動,以及歐洲千年來的歷史遺緒。

法、德、英、波四國民眾認為,「社會動盪」的發生可能性高達75%。(網絡圖片)

歐洲挺烏陣線疲乏

隨支持烏克蘭所需承受的經濟代價日趨沉重,民間恐對政府挺烏克蘭滋生反感。

《歐洲新聞網》報道,捷克示威由數個極右派政黨發起。他們反對加入歐盟的對俄制裁,主張中歐國家應該保持軍事中立。

意大利近期大選的熱門人選——極右翼「意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有兩大主要政治盟友——「聯盟黨」黨魁薩爾維尼和意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都曾質疑過軍援基輔的決定,薩爾維尼日爾前更稱「西方制裁對西方的損害比對俄國的還要嚴重」。

36歲的英國人奧柯克將畢生積蓄投註於英格蘭東部貝佛利所開的小餐館。他說只要2、3周內不見政府伸援手,明年可能就得關門大吉。奧柯克說:「人們最終都想做正確的事(力挺烏克蘭),但若說會義無反顧持續相挺,那是騙人的。我的看法不變,即應該支持烏克蘭並擺脫俄國能源,但這必須得在國內做到無後顧之憂才行。」

更多閱讀

熱點追蹤|歐洲能源告急:這個冬天有點冷

英國能源價格飆升 倫敦市長:恐面臨「國家級災難」

通脹高企 英鎊跌至37年新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能源危機令歐洲大選生變 歐盟恐面臨撕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