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戈爾巴喬夫逝世 從農民兒子到蘇聯總統

文/周琳琳

8月30日夜晚,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91年跌宕起伏的人生迎來了謝幕。他曾執掌的蘇聯,早已在31年前分崩離析。蘇聯的兩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正處於俄烏衝突當中。

戈爾巴喬夫領導蘇聯七年時光(1985年至1991年),先是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和最高委員會主席,後來擔任蘇聯唯一一任總統。「改革」是戈爾巴喬夫一生的關鍵詞,成也改革,敗也改革。

戈爾巴喬夫在西方受到讚譽,在國內卻飽受蔑視。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評價,誰都無法否認,戈爾巴喬夫改寫了20世紀的歷史進程。

戈爾巴喬夫頭頂有紅色胎記,酷似蘇聯地圖,所以他又被稱為「頭頂地圖的蘇聯總統」。

早期的謙卑與磨難

1931年3月2日,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出生在一個擁有俄羅斯和烏克蘭血統的家庭。他的父親謝爾蓋·安德烈耶維奇·戈巴契夫是一名拖拉機站的聯合收割機操作員,也是二戰老兵。他的母親瑪利亞·潘捷耶列夫·高爾巴喬娃,是集體農莊的工人。

之後,一場「農莊改革」引起的饑荒很快摧毀了俄羅斯南部的普里沃爾諾耶村。

他的祖父母被斯大林時期的警察逮捕過,他父親的祖父安德瑞·莫伊謝耶維奇·戈巴契夫也被送到西伯利亞流放。也許正是早年家庭的磨難,後來影響了他打破蘇聯政黨意識形態的決定。

出身底層的戈爾巴喬夫,通過不懈努力,進入莫斯科國立大學學習法律。

強權加冠

1971年,戈爾巴喬夫成為最年輕的蘇共中央委員,1978年與妻子賴莎、女兒伊琳娜移居莫斯科。

那是蘇聯國內「停滯」和冷戰高峰的年代。蘇聯共產黨核心領導層嚴重老化。這個經歷過大飢荒的「少壯派」,由農業幹部做起,最終登上權力頂峰。

1985年,年僅54歲的戈爾巴喬夫被看作是「充滿希望的年輕血液」,接任蘇共總書記、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

1988年又當選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89年在首屆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

一名理想主義者的改革一個強權在手的弱者

1985年,年僅54歲的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當時的蘇聯在與美國多年的軍備競賽後,變得外強中乾。掌權一年,蘇聯發生史上最嚴重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這名最年輕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決定徹底改革——政治、經濟、思想大解放,扭轉斯大林制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採取了一系列他稱之為「重建」和「公開」的有點理想主義卻不連貫的舉措,容許新聞、言論自由。電視節目播出令人震驚的調查報道,揭露蘇聯發展中的醜陋內幕,浸染繁榮西方的搖滾音樂和前衛藝術。

戈爾巴喬夫的所謂「善意」為蘇聯的一系列民族衝突鋪平了道路。他的「開放」政策——允許對黨和國家進行以前不可想像的批評,但也鼓勵了民族主義者,他們開始在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共和國尋求自主,使俄羅斯和14個新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陷入痛苦的經濟轉型和政治動盪的十年。他的改革失去了控制。

1989年7月,戈爾巴喬夫與妻子賴莎在法國巴黎與群眾揮手。(美聯社資料圖)

經濟方面,1986年,戈爾巴喬夫宣布對蘇聯經濟進行改革或重組。但在蘇聯本就糧食、消費品短缺的前提下,他取消了指令經濟,推動企業私有化。就這樣,蘇聯經濟一直無起色。油價暴跌,引發了惡性通貨膨脹,食品和消費品從政府商店消失,卻在私人市場上售價昂貴。蘇共保守派不滿,民眾亦充滿怨氣。

此外,戈爾巴喬夫另一項有名的改革是「反酗酒」運動,他認為酒精有損國民的事業與家庭,一上任便於1985年5月提高酒價,並下令砍伐葡萄園。普通民眾的反應是轉向生產私酒,隨之而來的是私釀酒和黑市大行其道,造成財政危機和人民不滿,1987年運動結束。

1989年11月,柏林牆被推倒,東德居民可以自由進入西德。(法新社)

「改革理想主義者」的垮台

1990年3月14日,戈爾巴喬夫在蘇聯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聯總統,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蘇聯總統。

然而,國內形勢日益嚴峻,在蘇聯歷史上第一次自由民主選舉之後,新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由數十名非共產主義議員組成——其中許多人是公開支持其共和國獨立的民族主義者,他們的辯論在國家電視台上播出,數以百萬計的普通蘇聯人盯着他們的小屏幕傾聽和思考。

波羅的海共和國宣布獨立,講羅馬尼亞語的摩爾多瓦希望與羅馬尼亞聯合。

1991年8月,戈爾巴喬夫與家人到黑海度假,保守派和軍方一同發動「八月政變」把他軟禁。三日後,戈爾巴喬夫「獲釋」重返莫斯科。但只是短短數天,實權和軍權均被粉碎政變的葉利欽搶走,戈爾巴喬夫威望大不如前。加上立陶宛、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等十多個加盟國先後脫離中央獨立,蘇聯這個國家已經名存實亡。

「八一九」事件後,戈爾巴喬夫下台,葉利欽成了莫斯科的新主人。1991年8月24日,戈爾巴喬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12月8日,葉利欽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簽署一項條約,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以及解散蘇聯,其他蘇維埃共和國的領導人也紛紛效仿。

12月25日,西方收到了最意想不到的「聖誕禮物」:戈爾巴喬夫卸任蘇聯領導人,宣布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5日晚上7時,戈爾巴喬夫在克里姆林宮向全國作電視直播宣布辭職,劉香成拍下戈爾巴喬夫放下講稿的一刻。(美聯社資料圖)

一個超級大國的解體,意味着裏面的成員國都有了「獨立」的話語權,於是「大鬼不在,小鬼跳梁」,這個地區的武裝衝突驟然展開:車臣武裝叛亂,格魯吉亞戰爭,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戰爭……

戈爾巴喬夫在2014年的一次電視採訪中說:「我不得不承認,在改革(蘇維埃)聯盟時犯下了大錯,(共產主義)黨從改革的發起者變成最大對手黨。」他補充說,「有時,我想,也許現在是使用武力而不注意血腥的時候了?」

俄羅斯人普遍將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全球影響力下降乃至經濟崩潰,都歸咎於這位理想主義的改革者。

的損失與西方收益

推動共產主義集團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緩和,是戈爾巴喬夫外交的一大特色。

1985年上台後,戈爾巴喬夫告訴一群來自共產主義國家的領導人,他們可以走自己的路,這個決定後來被戲稱為「西納特拉主義」,取自歌曲《我的路》。上台後大半年,戈爾巴喬夫便與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日內瓦破冰會面。蘇聯與美國簽下《中程導彈條約》,同意裁減核武。一年後,戈爾巴喬夫告訴美國新當選的總統老布殊說,他們的國家「注定」要合作,推動接近半世紀的冷戰結束。

1987年12月8日,戈爾巴喬夫與里根在白宮簽署《中程導彈條約》。(路透社資料圖)

戈爾巴喬夫從共產主義集團國家撤出蘇聯軍隊的決定,引發了從喀布爾到布加勒斯特的親莫斯科政權的倒台,但西方對他的決定表示「讚賞」。

戈爾巴喬夫與西方大國建立夥伴關係,打破自二戰以來分隔歐洲的鐵幕,促成德國統一。但在部分同胞眼中,他是「民族罪人」。

在很大程度上,戈爾巴喬夫的損失變成了西方的收益。

卸任後曾於柏林牆下拍天價廣告

1991年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成立了「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學研究基金會」(即「戈爾巴喬夫基金會」),但其地位就一落千丈,成為被冷落的悲劇式人物。在1996年,他參加總統競選也成為全國性的笑柄,只獲得不到1%的選票。

他住在普通的公寓,每月領取4萬盧布(約合1400美元)的退休金。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到大學演講,推銷自己的回憶錄。10年前,戈爾巴喬夫曾為必勝客拍攝電視廣告,為他的慈善基金會賺了16萬美元。「在廣告中,他應該拿起一個比薩餅,像他瓜分我們的國家一樣把它分成15份,然後展示如何把它重新組合起來」,曾是戈爾巴喬夫支持者的阿納托利·盧基揚諾夫嘲諷道。

2007年,戈爾巴喬夫為LV拍攝的廣告以柏林牆為背景。(網絡圖片)

10年後,他又出現在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新一季的全球廣告中,只是這一次卻把背景選在了他的「傷心地」——柏林牆。LV市場總監皮爾特羅·貝卡里透露,「柏林牆的創意是戈爾巴喬夫自己的主意」。這一創意猶如一則冷幽默,得到了預期的效果,「一位過時的政治人物,在一個過時的環境裏,居然使用絕對時尚的品牌旅行包。LV的光芒讓戈爾巴喬夫的形象顯得更為黯淡,但也絕對吸引眼球。」據報道,起初LV找到他時,他並不情願接拍這條廣告,直到LV承諾為他的環保慈善組織「國際綠十字」捐款,他才答應。據悉,他從這次拍攝中獲得了100萬美元的天價酬勞。

中蘇關係的破冰者

北京同莫斯科的關係曾在1950年代決裂,在那之後中蘇之間長期沒有互訪。戈爾巴喬夫是關係緩和後,到訪中國的首位蘇聯最高領導人。

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同志與戈爾巴喬夫舉行會見,宣告了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最終實現,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在會見中,鄧小平說出了已成為「世紀經典」的八個大字:「結束過去,開闢未來」。

戈爾巴喬夫回應了三層意思:一、對俄中、蘇中關係中某些問題的成因,蘇方有自己的看法﹔二、對兩國間在不太久遠的過去所產生的某些問題,蘇方「也感到有一定過錯和責任」﹔三、同意過去的問題就講到此為止。

戈爾巴喬夫後悔了

戈爾巴喬夫在結束冷戰中的作用為他贏得了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自由派經濟學家魯斯蘭·格林伯格曾去醫院探望戈爾巴喬夫,隨後說了這麼一句話:「他給了我們所有人自由——但我們不知道該拿它(自由)怎麼辦。」被認為是針對戈爾巴喬夫最善意的批評。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8月30日病逝,圖為其1991年1月在莫斯科發表講話。(美聯社資料圖)

許多俄羅斯人永遠不會原諒戈爾巴喬夫,因為他的改革引發了動盪,認為隨後生活水平的下降對於民主來說——代價太高了。

戈爾巴喬夫想推行改革是真,但蘇聯最終分崩離析絕非戈爾巴喬夫的本意,但方式路線錯誤最終令他無力回天。

戈爾巴喬夫在一次接受中國記者的採訪中說:「我給中國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麼『民主化』,那樣不會有好結果!千萬不要讓局勢混亂,穩定是第一位的。」

談到蘇共垮台,他說:「我深深體會到,改革時期,加強黨對國家和改革進程的領導,是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在這裏,我想通過我們的慘痛失誤來提醒中國朋友:如果黨失去對社會和改革的領導,就會出現混亂,那將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使蘇聯社會大開放。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下,國內工業受到了致命打擊。極少數人一夜暴富,斂財數額之巨僅次於美國的大亨,而赤貧的人數卻遠遠超過了蘇聯時期。在這個方面,中國處理得很好。中國沿海省份和地區發展速度快,中西部相對發展較慢,中國領導人現在號召開發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決策完全正確。」

戈爾巴喬夫以「改革派」過來人的經驗,向我們驗證了穩定是繁榮的必要前提。這一點,對今日的香港也不無啟發。美國不斷干涉中國內政,台灣、香港、新疆、西藏等都成了美國手中意識形態的紙牌,其目的就是妄圖改變中國的發展進程,強迫中國走上分裂的道路。

戈爾巴喬夫是一個和平理想主義者。他沒有給世界帶來和平,只是給西方帶來了和平,給蘇聯帶來了災難,給俄國帶來無盡的貧窮和戰爭……

叱咤二十世紀的大國在自己治下瓦解,未必是一生最痛,陪伴經歷高低起跌近半世紀的妻子因血癌離世,戈爾巴喬夫曾說,往後的二十年歲月沒沖淡他對妻子的思念。俄羅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報道稱,戈爾巴喬夫將被埋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安息在妻子身邊。

各方評價戈爾巴喬夫。(大公報製圖)

(點新聞記者周琳琳整理)

相關閱讀: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

每日一圖|戈爾巴喬夫退休後曾於柏林牆下拍LV廣告

戈爾巴喬夫斥美國傲慢

戈爾巴喬夫:美國國會騷亂是提前計劃好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戈爾巴喬夫逝世 從農民兒子到蘇聯總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