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開學在即 嚴防疫情在學校擴散

從政府數字可見,3歲至11歲的學童中,只有不足10%學童接種了三劑疫苗。(政府網站截圖)

文/陳術

最近疫情再發,來勢洶洶,截至昨日,單日確診個案高見8488宗,有專家近日就預計過,本港每日確診個案可能要到兩萬宗才會見頂。還有大約兩日,就是新學年開學的日子,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在開學後,疫情會否在不同的學校散播,危及學生、學童的健康。教育局今日通知學校要加強防疫措施,並且更新《學校健康指引》,要求學生在開學前兩日,每日都做快速檢測,而持有「紅碼」或「黃碼」的家長,均不可進入校園。筆者認為,快速檢測是發現確診個案的重要途徑,而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還在於要在短期內提升學生、學童的接種率,以絕大部分學生、學童都接種三劑疫苗為目標。

根據傳媒報道,教育局將於11月1日起收緊面授課堂安排,如果有中學需申請全日面授課堂,需要九成學生「打齊三針」;而10月1日起,學生亦需接種三劑疫苗,方可參與不佩戴口罩的課外活動。有小學校長表示,這些措施是可接受的,都是保障學生。關於中學全日面授的問題,則有中學校長表示,其學生接種兩針也只是剛剛超過九成,如要「打齊三針」,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要求。為何特區政府當局可能要求更高的疫苗接種率?因為從數字看來,學生尤其是學童接種疫苗的速度,其實未如理想。

學童接種疫苗程度尤不理想

從特區政府的公開資料,筆者看到一份由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8月21日的新冠疫情數據(從圖表,看其接種率可能不夠精準),如果看12至19歲青少年、青年的接種率,其實已經接種了三劑疫苗的青少年、青年,可能只有大約50%或僅僅高於50%;若然把目光放到3歲至11歲的幼童、學童身上,已接種三劑疫苗的幼童、學童,更不足10%。這些數字也在告訴我們,學校爆發疫情的風險,足以跟安老院舍比較,但可惜,不論是幼童、學童,以至是長者的接種率,都是較其他年齡群偏低。

筆者明白,呼籲長幼接種疫苗,以減低患上重症的機會,是「重複又重複」的論調,但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要保護好長者以至在學的學童就會更困難。對於未如理想的學童接種率,筆者建議在開學日後,特區政府可加強外展接種隊到全港不同學校為學童接種疫苗;如遇上不願意讓學童接種疫苗的家長,學校教師應主動與相關家長聯絡,做好解說的工作。一個有足夠保護屏障的校園,理應在政府、校方以及家長合作下,為學童締造接種率高、每日檢測的安全環境。

宣傳工作未到位

從特區政府的圖表中,還有8月初才開始的6個月至3歲以下的幼兒接種疫苗數字,截至統計,大約有7%幼兒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截至今日約有10%)。相關數字不但反映幼兒接種率低,如果把之與3歲至11歲幼童接種情況作綜合考慮,我們或會發現,有待提升的接種率,可能是出於家長們對子女接種疫苗尚有疑慮,這也是特區政府未來要繼續、加強宣傳的重點。事實上,接種疫苗尤其是接種三劑疫苗能有效減少重症已是不爭事實,若然家長們希望子女能有更好的保障,應該理性看待接種疫苗的效用;子女要愉快學習,前提是要他們先得到良好的保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開學在即 嚴防疫情在學校擴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