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港故事|藏在地名裏的香港

文/木木

維港(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

可曾見過香港的好

感受過她的滄桑

伴隨你和我的夢

化作天邊一抹夕陽

姿意裝點着

斑斑駁駁的維港

這首小詩,是中華書局出版《藏在地名裏的香港》一書的題記。該書選取香港30個有代表性的地名,剖析來龍去脈,揭示歷史文化內涵,敘論結合,縱橫古今,為我們認識了解香港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視角。正如作者所說,對地名及其背後故事的探究,可以成為外地人閱讀香港的指南、本地人重讀香港的入口。

香港地名的多樣性,世所罕見。這種多樣性既體現在不同的地名之間,也體現在某些特定地名上。多樣化的地名,解讀着香港這塊中西方文化飛地的傳奇故事,反映了中國歷史傳統的頑強生命力,也源於英國對香港採取的特殊管治方式。香港曾被英國通過武力侵佔對其實施了長達150多年的管治,英國政府的政策大多採用間接管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宗族、鄉村等行政機構,任用本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允許採用當地的語言和法律,尊重當地文化傳統習慣。比較極端的例子,清朝早已不存在了,香港還沿用《大清律例》,一夫多妻制直到1972年才廢除。這種管治方式比較靈活,能較好地發揮建設性的使命,緩和民族矛盾,由此形成的寬鬆環境和自由文化傳統,也是香港地名得以保持多樣化的一個根本原因。

對中國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從香港、九龍、新界這樣的地名裏,讀出中華民族的滄桑記憶。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是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逐步建立起來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由於淪入管治的時間不同,香港三大區域實際呈現出三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港島是現代商業文化的標本,九龍是江湖文化的淵藪,新界則是宗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香港」作為地名由來已久,原本是指轉運莞香製品的港口,位於香港島南部。英國管治香港後,把整個島嶼稱作香港,原來的香港改稱香港仔。迄至今日,「香港」在不同語境裏仍有不同含義。一般指整個特別行政區,在正式文本和外地遊客中使用較多。本地人卻習慣作為區域性稱謂,指代港島,與九龍、新界相對應,甚至與觀塘、屯門、元朗、荃灣等相對應。

圖為九龍公園(資料圖片)

「九龍」之名,來自一個似是而非的傳說。1278年,在元軍猛烈攻擊下,南宋小朝廷節節敗退。宰相陸秀夫、元帥張世傑擁戴小皇帝趙昺,逃到獅子山腳下。小皇帝環顧四周,群山起伏,問陸秀夫:聽說一座山代表一條龍,這裏八座山,是不是就有八條龍呢?陸秀夫答道:陛下繼承大統,是真龍天子,所以應該是九條龍。趙昺大悅,將此地賜名「九龍」。

圖為新界單車徑(資料圖片)

「新界」全稱「新的租界」,就完全是英國管治時期的產物了。英軍佔領新界時遭到頑強抵抗,迫使港英當局在這片廣闊區域裏採用更加徹底的間接管治,基本上由本地鄉紳來治理。陰差陽錯,中華文化在這裏既沒有受到英國管治的系統改造,也沒有經歷內地社會變革的衝擊,新界成為保留傳統習俗最完整的地區。港英政府始終視新界為租借地,開發力度遠遠小於割讓的港島和九龍,毗鄰內地的地區更被闢為垃圾填埋場。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新界北部恰恰是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昔日新界是新納入的僻壤,今日新界成了新希望的濫觴。

當然,英治時期在地名上的反映,最明顯的還是一些以英國皇室和達官貴人姓氏命名的地方。這類地名非常多,覆蓋山峰、海灣、街道、場館等。它們本身沒有什麼含義,只是英治時期的符號。比如維多利亞港,現在幾乎成了香港的代稱,原本是一個無名海灣,英國人曾把它命名為「香港港(Hongkong Harbour)」;維多利亞公園作為香港新地標,與名字也沒有任何聯繫;維多利亞峰作為太平山香爐峰的英文名稱,只在英語對話和英文文獻中存在;曾經揚名遠東的維多利亞城,則早已進入歷史的故紙堆。

圖為中環(資料圖片)

維多利亞城雖然不存在了,構成維多利亞城的主要街區——西環、上環、中環、下環,除下環外,其他三環都還保留着。在內地城市,「環」通常指環路,比如二環、三環、四環等。剛到香港的時候,奇怪為什麼一條環路都沒有,卻有西環、上環、中環之類地名。後來才搞清楚,環不一定指環狀之物,它還可以指一片地方,比如人們常說的周邊環境。舊維多利亞城沿維多利亞港而建,自西向東,西環是港口碼頭區,上環、中環是商務中心區,下環是休閒娛樂區。今天港島主城區的城市功能布局,與當年變化不大,只是下環改稱跑馬地了。英國人卻不叫它跑馬地,而稱作快活谷(Happy Valley)。

圖為皇后大道街景(資料圖片)

還有一些地名,是以英帝國爵位、官職命名的,如總督徑、攝政閣等,無疑也帶有濃厚的英治時期色彩。以皇室命名的英皇道、太子道、公主道、皇后大道,也可以歸於此類。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皇后大道。當年修築維多利亞城時,連接四大街區的主幹道為「Queen's Road」,由首任港督砵典乍親自命名。「Queen」可以指皇后,也可以指女皇,當時英國只有女皇沒有皇后,這條主幹道理所當然該是女皇大道,卻被譯為皇后大道。對這個誤譯,港英當局曾於1890年發文予以澄清,但人們還是將錯就錯,沿用至今。

太平山頂鳥瞰博寮海峽(作者供圖)

香港的開發歷史十分悠久,地名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以英國管治香港為界,之前的老地名,之後的新地名。

港英時期出現的新地名又分兩種情況:一是直接以英國姓氏或職位命名,名稱與所在地沒有什麼關係,如維多利亞港、皇后大道等;二是按中國語言文化習慣命名,本身具備一定含義,如新界、中環、西營盤等。在翻譯成中文時,第一種情況屬姓氏用音譯,如Victoria Harbour譯作維多利亞港,屬職位用意譯,如King's Road譯作英皇道;第二種情況通常用意譯,如New Territories譯作新界。

圖為維多利亞港傍晚景色(中新社資料圖片)

綜觀全港,與港英時期相關的地名俯首皆是,但本土地名仍然很多。尤其在新界地區,此類地名還佔主體。大多數是香港開埠前的老地名,也有少量是由後人命名或更名而來,港英政府維持現狀,沒有重新命名。其中不少地名帶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和鄉土氣息,如八仙嶺、大尾篤、打鼓嶺、沙螺洞、尖沙咀、銅鑼灣等,在在體現了當時當地的地理風貌或民俗特色。這類地名翻譯成英文時,大多採用粵語拼音,如九龍譯成Kowloon;也有一些具有特別含義的地名採用意譯,如獅子山譯成Lion Rock。

銅鑼灣街景(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

在港英時期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博弈中,香港還出現一種獨特的地名現象,姑且稱之為雙地名,即同一地點擁有兩個地名。表面上看,雙地名也是一個英文名一個中文名,但並不是英漢互譯,而是完全不相干的兩個名字,音不同,意也不同。比如赤柱與Stanley,香港仔與Aberdeen,扯旗山與Victoria Peak,淺水灣與Repulse Bay,銅鑼灣與Causeway Bay。這種情況的出現,反映了兩種文化的旗鼓相當:某個地方已經有了廣泛使用的本土地名,管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又給它取一個新地名,當地人卻不買賬。於是兩個名字並用,說英文的場合用新取的英文名,中文場合仍用原來的中文名。

如果說各地地名都有自己的故事,香港中西交匯,華洋雜處,新舊共存,其地名的生動性和承載的文化內涵,是古今中外任何城市都難以比擬的。略舉幾例:

比如深水灣與淺水灣。兩灣相鄰,均位於香港島西南部。香港開埠前,今天的香港仔一帶是人口最密集的漁村之一,附近有兩個海灣,緊挨村旁的叫深水灣,離村較遠的叫淺水灣。所謂深水灣淺水灣,並不指水的深淺,而是指灣的深淺。深水灣深入陸地,地形像一個收攏的口袋,淺水灣則比較開闊,像敞開的器皿。對當時的漁民來說,海灣越深越風平浪靜,海灣越淺越風急浪高。深水灣遂成為不少大家族的風水寶地,淺水灣則少有人居住。

圖為淺水灣泳灘(中新社資料圖片)

英國人來到香港後,為了減少與當地民眾的糾葛,繞開深水灣,去開發相對荒涼的淺水灣。由於管治者擁有資源優勢,淺水灣日益成為休閒居住的旺地,深水灣則逐漸退居歷史的幕後。英國人甚至給淺水灣取了一個新名字:Repulse Bay。Repulse源於1840年代停泊該灣的英國軍艦HMS Repulse。二戰期間,日本人步其後塵,一度把淺水灣改名為「綠ヶ濱」。所以,淺水灣是曲型的雙地名,深水灣卻始終是深水灣(Deep Water Bay)。

又如太平山與獅子山。太平山是香港島的主脈,狹義的太平山專指港島最高峰—香爐峰,廣義的太平山則自西而東貫通港島全域。據說著名海盜張保仔接受朝廷招安後,百姓覺得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了,便把這片山嶺稱作太平山。獅子山與太平山隔維港相望,狀如雄獅。相比太平山的文物薈萃、內涵豐厚、車水馬龍,獅子山基本上還是一個荒涼的小山頭,但人們常用「獅子山下」指代香港。那是因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香港電台推出了一部長達200餘集、持續播映21年的同名電視劇。該劇講述了二戰後近30年裏,以獅子山下九龍老城區為代表,香港草根階層艱苦奮鬥的故事,劇中演繹的堅韌不拔、守望相助的精神,成為香港精神的象徵。

圖為市民在獅子山登高(中新社資料圖片)

其實,香港人文精神的演進,始終存在着太平山與獅子山兩個維度。長期以來,從太平山北麓半山區到山頂,居住者除外國人外,還有華人精英階層。他們中的優秀分子,秉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模塑着香港主流社會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可以形象地概括為:站在山上俯瞰芸芸眾生,以自己的能力建設家園,為百姓爭取福利,引領社會前行,居高臨下,卻也悲天憫人。正是以太平山培育的精英精神作底,以獅子山養成的草根精神為墨,書寫不朽的香江傳奇。

這類成對出現的地名,通過橫向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香港歷史及其社會政治關係。也有一些地名本身會隨着時代變遷而改名,就可以從名字的縱向演變中把握當地的社會歷史淵源。比如香港地標性建築凌霄閣,四改其名,經歷了香港百年風雨滄桑。

圖為凌霄閣(新華社資料圖片)

凌霄閣位於太平山爐峰峽山頂廣場,最早可以追溯到港英政府開發太平山頂初期。1860年代末,港督麥當奴在太平山頂興建消夏別墅。70年代,蘇格蘭商人芬梨·史密夫投資修建山頂酒店。80年代,山頂纜車正式通車,終點建有一個觀景小亭,名鮑寧亭,即凌霄閣的前身。當時太平山頂還禁止華人入住,鮑寧亭規模很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

二戰結束後,允許華人入住山頂,居住者漸漸多了起來。1950年代,在鮑寧亭舊址上重建了一個亭子,作為纜車山頂站的上蓋建築。亭子當時沒有命名,坊間稱為老襯亭。「老襯」在粵語裏意為愚蠢、糊塗之人,源於流行俗語「太平山頂望落去老襯數不盡」,形容到處人滿為患。隨着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量難民湧入,人口在短短幾年間從60餘萬驟增至200多萬,加上戰後嬰兒潮一代陸續走上社會,香港進入一個動盪與希望並存的時期。老襯亭之名不脛而走,反映了香港人的某種自嘲。而敢於自嘲,通常是有底氣的表現,從中彷彿可以看到那個時代香港人拚搏奮進、勤勉堅韌、樂觀向上的生存狀態。

無論鮑寧亭,還是老襯亭,還都只是普通的觀景建築,外形與今天的凌霄閣大相逕庭。真正具備凌霄閣氣勢的,是1972年在原址重建的第三代建築——爐峰塔。塔身仿照古城門城樓,由市區仰望,可見七層高塔聳峙雲端,既像香爐又像鼎。香爐躉代表子嗣繁衍,鼎器代表權力和財富。正是爐峰塔落成當年,一度號稱世界上最繁忙海底隧道的紅磡海底隧道正式通車,長達十年的麥理浩之治走馬上場。香港進入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市民認同感上升的快車道,一躍而入亞洲四小龍之列,徹底擺脫了移民中轉站的形象,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管治良好的現代都市。

圖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升旗儀式(新華社資料圖片)

隨後,中國改革開放大潮興起,香港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外地遊客大增。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爐峰塔重建工程於1993年7月正式啟動。經過近4年緊張施工,爐峰塔煥然一新,香港回歸前夕正式對外開放。這是一個比爐峰塔更高大的建築,也擁有更霸氣的名字——凌霄閣。煥然一新的凌霄閣,集藝術館、商場、遊樂場、食肆為一體,成為展示香港繁榮穩定、開放包容的櫥窗。其破雲凌霄之勢,昭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香港大踏步走來。世事滄桑,地名載之。地名是具有極強表現力的文化符號,既反映某個地方的地理特徵,也體現當地的文化精神。想來,在林林總總的地名裏,藏着一個悠遠而鮮活的香港。撫今追昔,感觸尤深。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港故事|藏在地名裏的香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