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律政司主辦的2022年調解周,將於5月2日至6日舉行,期間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推廣使用以調解、友好方式有效地解決各種爭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今日(30日)發表網誌,表示今年以「調解為先:和諧為本 躍進未來」的主題設多項活動,展示調解如何讓本地及國際不同界別,在解決爭議時保持和諧,以及在解決虛擬現實等嶄新領域的爭議方面的潛力。
鄭若驊透露,為調解周打響頭炮的活動是中學朋輩調解比賽,由一班學生擔任年輕調解員展示調解技巧。相信向年輕學生推廣和培育調解文化,可以讓他們深刻體會調解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能夠掌握技巧和諧地解決糾紛,這對於他們人際關係以至和諧社區構建甚為重要。
鄭若驊稱,在本地層面,有探討調解如何協助解決家庭糾紛,以及有關校園和醫學調解的專題活動。在介紹新成立的司法機構綜合調解辦事處(西九龍)的研討會上,亦設有小額錢債審裁處調解案件的分享;至於國際層面,則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工作組—投資者與國家間爭議解決改革投資調解工作籌備論壇,深入探討有關投資調解的範本條款及指引當中涉及的具體重點議題。
鄭若驊指,今年調解周的壓軸活動,是將於5月6日舉行的「2022年調解會議」,亦是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榮幸邀得國際及本地知名的專家和執業者,就調解的最新發展分享他們的獨到見解。調解會議涵蓋多個題目,包括新實施的《內地婚姻家庭案件判決(相互承認及強制執行)條例》的機制,並探討在這基礎上在大灣區構建家事和解協議相互承認和執行機制的可能性。討論環節的講者亦會探討調解如何及為何成為解決與疫情相關的爭議的更佳方法。最後,亦會談及「元宇宙」這個近年熱門議題,說明元宇宙、虛擬空間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而引起的爭議,以及調解如何成為解決此類爭議的最合適方式。
鄭若驊強調,調解是常用的替代爭議解決方式之一,以友善和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有效地排解糾紛。透過提供高效和有效率的爭議解決機制,會有助推廣法治。律政司會繼續推出促進法治的活動,包括「願景2030—聚焦法治」下的「明法.傳法」計劃,而當中的重點項目「明法創未來」短片創作比賽頒獎禮將緊接調解周於5月7日舉行,頒獎禮屆時會有神秘嘉賓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