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周品世界|拜登的第一份國情咨文談了啥

3月2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上任以來第一份國情咨文。

文/周德武

北京時間3月2日上午10點,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份國情咨文。有輿論認為,由於拜登的支持率極度低迷,隨着11月中期選舉的到來,共和黨很可能奪回眾議院,這意味着拜登是第一回、也是最後一回在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發表此類演說。

一、由於俄烏戰爭的爆發,迫使拜登不得不對這份演講稿作了修改,將四分之一的筆墨投向了烏克蘭危機。不過,如果指望從今天的演講中嗅出下階段美對俄政策的重大動向,那無疑會大失所望。拜登除了重申前幾天在不同場合所講的內容之外,就是把烏克蘭駐美大使請到了現場,以示對烏克蘭的精神支持。他強調,這次俄烏戰爭是普京的一次重大誤判,「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當獨裁者為他們的侵略行動沒有付出代價的時候,往往會變本加厲,結果會使美國和世界付出的代價和威脅急劇上升。」他稱,普京精心策劃的戰爭原本指望分裂美國和歐洲,「顛覆自由世界的基礎」,但結果失算了,北約因此變得更加團結,普京卻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盧布貶值30%,俄羅斯股市下跌40%,俄羅斯將變得更加脆弱。拜登重申,美國會捍衛北約的每一寸土地,但不會派一兵一卒去烏克蘭。如果說美國下一步舉措還有一點新意的話,那就是責令司法部成立一個特別行動小組,以追蹤俄羅斯精英、大亨們的犯罪行為,使之無法再享受遊艇等奢華生活。

3月1日,烏克蘭首都基輔電視塔被炸。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拜登有關涉烏政策的講話,與人們的期望值存在較大落差:一是沒有能夠完整呈現美國下一階段對俄政策,也沒有詳述這場戰爭給美國帶來什麼樣的真正威脅;以及美國人民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為什麼這場戰爭對美國如此之重要?這些問題依然是一頭霧水。前幾天,美國ABC廣播公司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在美國18到39歲的年輕人中,高達61%的人主張美國不要去干預烏克蘭危機,可見「孤立主義」傾向在年輕中佔據着主流。

美國年輕人雖不喜歡戰爭,但美國政府需要這場戰爭。那就是假烏克蘭危機,煽起歐洲對俄羅斯的恐懼,從而通過北約這個機制,將歐洲牢牢地控制在美國手中,所謂歐洲的「戰略自主」的進程將被雪藏起來。更何況,美國10多年來一直推行量寬政策,美元氾濫成為惡性通脹的主因,美聯儲需要加速收緊銀根,這對美國經濟會起到極大的收縮作用。如果此時有大量資金因戰亂而尋求去美國避險,顯然可以起到很好的對沖作用,對於化解美國下一場金融危機具有戰略意義。所以,拉長俄烏戰爭,對美國而言,將最大程度地收穫戰爭的紅利。所以美國出錢、賣武器,甚至派點「志願軍」參與其中,讓澤連斯基這個「愣頭青」沖在前頭,是最好不過的了。

二、有關提高美國競爭力的問題。拜登的演講主要着眼於國內問題,從美國製造到醫療保健、教育改革等問題。在談到美國製造時,拜登強調,與其依賴外國的供應鏈,不如在美國本土製造,「從航母的甲板到高速公路的護欄」;對付通脹的最好方法不是降低工人的工資,而是要提高工人的最低小時工資,設法降低生產成本,讓物流更快捷、更便宜。「買美國貨,僱美國人」這個特朗普竭力推銷的理念,這一次被拜登全盤接受。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拜登只有兩三處談到中國:一是在談到去年通過《基建法案》時,稱這將改變美國,讓其在21世紀的競爭中能夠戰勝中國這類對手,「賭美國會輸的人一定會輸」。二是敦促國會通過《創新法案》時談到,「為了爭奪美國未來最好的工作機會,我們需要與中國及其他競爭對手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是英特爾公司在俄亥俄州數百億美元的芯片投資,還是福特公司在密歇根州的電動車生產,都給美國帶來數十萬個新的就業機會,美國迎來了「製造業重生的時代」,「是埋葬『鐵鏽地帶』標籤的時候了」。一些評論認為,拜登演講中對去年GDP增長5.7%大加讚賞,稱是40年來最強勁的增長,但對高達7.5%(40年來最嚴重)的高通脹數字隻字未提。此外,在僱傭成本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生產成本,邏輯中也是自相矛盾。所以,當拜登在宣揚自己經濟成績時,現場直播的畫面切換到共和黨大佬麥康奈爾,只見他面部表情僵硬而鐵青。

拜登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現場與會者不再需要戴口罩。

三、有關抗疫問題。拜登宣布「美國正回歸常態,無需讓新冠疫情支配我們的生活」。與去年拜登上任發表演說時相比,這一次國會大廳不再限制人數,也不再需要戴口罩,只要求會前進行檢測。與會者若無其事,又是握手、又是貼臉,似乎新冠疫情已不復存在。拜登稱,面對疫情,大家都很疲倦,美國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出現了100萬張空椅子」。疾控中心最近發布了口罩的新指引,大部分地方已不再需要戴口罩,未來更多的地方也會仿效。過去美國一直生活在新冠的陰影之中,而現在不同了,美國不再關閉學校,對未來的新變種,美國將保持警惕,但有了足夠的準備,大規模接種和藥物研發是擺脫新冠的最好辦法。他稱,未來將推行即檢測、即免費給藥(若呈陽性)的模式,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拜登對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表達了謹慎的樂觀。但有關美國是否過早開放的問題,最近以來一直爭論不休。雖然現在每天的感染人數下降到六萬多人,但死亡人數仍在2000人左右徘徊,可大家視而不見,集體當起了「鴕鳥」。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稱自己沒有時間做檢測,拒絕參加今天的會議,眾議員拉斯金、德爾貝尼以及參議員帕迪拉則因檢測呈陽性而無法參會,從一個側面說明疫情遠沒有結束。一些專家稱,過去兩年,美國的防疫政策鬆綁已反覆過好幾回了,這一次會不會重蹈覆轍呢?

(作者為大公報副總編輯 來源:「公評世界」微信公眾號)

更多閱讀:

周品世界|俄烏戰爭正迅速演變成代理人之戰?

周品世界|西方國家應從烏克蘭危機中吸取教訓

講真D|美歐拋棄烏克蘭 「台獨」只是白日夢

品評四方丨遠方的戰火對港人是及時的提醒 當頭的棒喝

來論丨烏克蘭的結局給台灣當局的警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周品世界|拜登的第一份國情咨文談了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