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變局24小時:A.和談 B.制裁 C.戰爭

過去24小時,堪稱俄烏變局轉折點。

一波三折之後,俄烏雙方在北京時間28日進行了首輪談判。談判持續了5個小時。從雙方表態看,分歧不小,但雙方已找到未來達成共識的要點,同意近期舉行下一輪談判。

和平,仍然需要一個機會。

就在首輪談判前的24個小時,衝突一直在繼續。談判當天,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還在更加明目張胆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變局何處去?

譚主繼續聯合專業機構,挖掘了全球過去24小時「俄烏」的熱議詞,得出了相關話題的熱度曲線,在曲線的高低起伏間,我們透過海量信息,看清那些影響局勢走向的事實。

#俄烏將在戈梅利州進行談判#

#俄烏談判現場畫面#

#烏方稱談判目標是停火和撤軍#

#俄烏和談可能性有多大#

俄烏首輪談判,全球關注度格外高。

28日談判當天,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已完全掌握在烏克蘭全境的制空權,此前俄羅斯方面宣布,俄方已經摧毀烏克蘭境內1114處軍事基礎設施。

再加上普京前一晚下令將「核威懾力量」置於戰鬥戒備狀態,這樣的背景下,「俄烏談判」相關話題全球媒體熱度在28日達到頂峰。

雙方的首次和談,信息量很大。幾個細節,可以管中窺豹:

第一個細節,是談判過程中持續的信息戰。俄羅斯媒體和烏克蘭媒體針對談判進程的報道信息並不一致。這種矛盾,跟雙方會談前的表態有點像。俄方說,有意與烏方盡快達成共識。澤連斯基則說,不太期待本次會談成果。

第二個細節,是關於談判時間。本次談判,經歷了三輪,開始的時間也較原計劃推遲,因為烏克蘭代表團希望在抵達談判地點後休息。其中一個原因與談判所在地有關。

第三個細節,正是關於談判地點。本次談判所在地——白俄羅斯邊境戈梅利州,距離莫斯科567公里,而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222公里,但基輔代表團不願直接前往,而是繞道北約國家波蘭進入白俄羅斯境內,所以行程就變成了1000多公里。

至於談判「條件」,雙方提出的要求針鋒相對:

俄方——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烏克蘭去軍事化,烏克蘭政府去納粹化保持中立狀態。

烏克蘭——撤出所有俄羅斯軍隊,包括從克里米亞和頓巴斯撤出。

從這些細節看,俄烏雙方靠近的意願似乎不夠強,這也與全球媒體對本輪談判的情感傾向一致。負面比例,達到98.01%。

就在談判同一天,美國媒體釋放出消息,美國首次批准直接向烏克蘭運送「毒刺」防空導彈,用於擊落直升機和其他飛機,並且美方正努力進行相關安排。

有人不在戰場,卻用軍事「援助」搭建了戰場。

他們不停出錢、出武器:談判前幾天,美國批准了價值6億美元援助,其中包括3.5億美元軍事援助。美國要用「致命性防禦武器」,幫助烏「打贏自己的戰爭」。

就在談判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要建立一支「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戰隊」,緊接着,一個由10名退役特種兵組成的隊伍就在波蘭集結,準備入境烏克蘭參戰。而他們有些人就來自美國。

幾乎同一時間,來自北約成員國的1000枚反坦克武器、500枚「毒刺」級地對空導彈、價值為450萬歐元的防空系統等武器裝備及數以萬計的作戰人員正被送往烏克蘭。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認為,「西方國家正希望通過把戰爭拖長,使烏克蘭變成一個爛泥潭,與俄羅斯打一場消耗戰、持久戰。」

#美歐對俄發起SWIFT制裁影響幾何#

#歐盟制裁方案不涉及從俄進口天然氣#

#專家:美國制裁普京操作難度大#

#美歐的真實目的是不斷制裁俄羅斯#

俄烏爭端到現在,離戰場很遠的美國,一直沒閒着,卻將「惡人」的帽子完全扣給俄羅斯。

在普京宣布特別軍事行動之後,美國第一時間出台了制裁措施。2月27日,美國白宮又宣布了一個消息,稱其和西方多國決定確保將選定的俄羅斯銀行從「環球銀行同業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信息系統中刪除。

一時間,制裁措施掀起了一種情緒,彷彿美國已經決定了俄羅斯金融行業的命運。但少有人問,SWIFT要開除誰,美國說了算嗎?

圍繞這次制裁,第一個真相是,確定制裁不是某個國家單方面就能決定的。

SWIFT作為一家為全球各大金融機構提供金融通信服務的公司,根據比利時法律成立,又因為地處歐洲,所以必須遵守相關的歐盟法規,並不受美國法律管轄。開除會員,SWIFT需要依據其章程及歐盟法律文件。所以,SWIFT專門發布聲明表示,要和歐洲當局接觸。

第二個真相是,執行制裁不是某個國家的政府發布聲明就能生效的。

SWIFT最重要的管理機構是理事會,其中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央行代表,也包括來自俄羅斯的一名理事,共25名。制裁會員,SWIFT需要按照其自身的決定程序並獲得其他成員的一致同意。

第三個真相是,制裁的影響是連鎖的。

美歐雖說發布了聯合聲明,但讓歐盟通過SWIFT制裁俄羅斯實際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德國、意大利、匈牙利等國遲遲不願做出決定,因為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額達到800億歐元,約為美國的10倍。如若制裁,受影響的不只有俄羅斯。因而聯合聲明指明,只有「選定的」俄羅斯銀行被刪除,並不是全部。

歐洲,也將是制裁的承受者。

有兩則新聞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則,在普京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獨立後的24小時內,美國及其歐盟盟友就購買了價值7億美元的俄羅斯油氣和大宗商品。俄羅斯能源的重要性,美歐不是不知道,所以拜登經濟顧問才會說,美國對俄羅斯能源行業制裁不在考慮之列。

歐洲近40%的天然氣和25%的石油都來自俄羅斯,德國和意大利對俄的天然氣依存度更是達到50%以上。對俄羅斯進行SWIFT制裁將對歐洲能源進口造成較大壓力,這對於自2020年開始就已經處在能源危機中的歐洲來說,意味着要吞下能源短缺和價格飛漲的惡果。

影響是立竿見影的,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36%。於是,就有了第二則關鍵新聞:美歐發布聯合聲明的第二天,歐盟便與美國及SWIFT討論能源相關交易是否能夠豁免制裁。

曾經在聯合國法院工作過的資深國際法專家陳初晴告訴譚主:

SWIFT制裁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整個歐洲交易的安全,它本是一個保護措施,不是一個懲罰措施。而如今,歐洲的做法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其名曰「滅火」,卻實則是一個極端的懲罰措施。

#歐洲可能爆發70多年來最嚴重難民危機#

#在烏克蘭阿富汗難民再次逃難#

#烏克蘭難民均可入境波蘭#

#數十萬烏難民湧入鄰國 排隊幾十公里#

感受着戰爭的恐懼和苦難的,依然是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

在烏克蘭,已經有超過36.8萬人,正在戰火中逃離。他們湧向歐洲,尋求安全的棲身,但擺在他們面前的兩幅圖景中,沒有一幅是熱情的歡迎。

難民首選的目的地是鄰國波蘭。

在波烏邊境的每個入境點,數萬來自烏克蘭的難民排起「幾十公里」的長隊。向難民敞開大門的波蘭,這次承諾接收100萬人。然而,本月早些時候,波政府外國人管理辦公室運營的所有難民接收中心還只能接收2000名難民。

中東歐國家容納能力有限,西歐國家仍會成為難民的主要目的地。

歐盟說,我們完全準備好接收難民,「他們是受歡迎的。」然而,歐洲國家現實的承受意願卻並不堅定。根據目前的規定,烏克蘭人可以在沒有簽證的情況下留在歐盟國家長達90天,但之後他們將會獲得什麼樣的法律地位還是一個未知數。

歐洲接收實際情況尚不明確,大洋彼岸的美國更加「遙不可及」。

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說,美國「當然準備」接收來自烏克蘭的難民,只不過,有這番「包容」的表態,是因為「大多數逃離烏克蘭的人可能會在歐洲鄰國尋求庇護」。

而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美國,本財年計劃接收12.5萬難民,其中分給歐洲和中亞的名額為1萬人,而且現在分配給歐洲的名額目前應該不會增加。

聯合國預計,這場戰爭可能導致多達500萬烏克蘭人逃往國外,而這將在歐洲引發70多年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

這場戰火,已經疼在了歐洲人自己身上。

「烏克蘭有4000萬人口,戰火之下,哪怕只有40分之一,也就是100萬人逃離,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壓力,而西歐將會是接收難民的主體社會。」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告訴譚主。

「光是在各國接收多少難民數量的問題上,就足以進一步拉大東歐和西歐之間的裂痕。在經濟復甦緩慢的情況下,歐洲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在承壓,再加上文化的衝突,難民危機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將引發一系列歐洲政治社會問題。」

對於歐洲來說,解決危機的最佳選擇是促使俄羅斯和烏克蘭坐下來談判,盡量讓他們化干戈為玉帛,盡量不要再動武。但歐洲的和平顯然不是美國所樂見的。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告訴譚主:「美國究竟在想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從目前來看,他在削弱歐洲的戰略自主。」

挑動俄烏危機,美國把歐洲拉上戰車,歐盟「破例」向作戰國家提供武器,間接參與戰爭,還要承受更大的經濟損失和難民帶來的政治社會危機。

一個在「安全」上依賴美國,能在前衝鋒陷陣,能替美國買單的歐洲,美國抓住,一定不會主動鬆手。

最後,譚主還想分享一則新聞:

1年前,阿富汗難民賽義德離開阿富汗,以為在烏克蘭找到了和平的避風港。但現在,他不得不再次走上逃難之路,在炮聲中逃往波蘭。

這則新聞裏,承受危機的對象有很多——賽義德的家鄉,因為戰火一片凋零,國家資產被凍結,經濟也雪上加霜;烏克蘭,「顏色革命」殷鑒不遠,現在又成了新的博弈場;至於波蘭等其它歐洲國家,一面在戰爭漩渦的邊緣,另一面也在成為一場難民危機最深遠的承受者。

深處其中的人們最懂得和平的珍貴,隔岸觀火的始作俑者難逃其咎。

(來源:微信公眾號玉淵潭天)

更多閱讀:

周品世界|俄烏戰爭正迅速演變成代理人之戰?

周品世界|西方國家應從烏克蘭危機中吸取教訓

講真D|美歐拋棄烏克蘭 「台獨」只是白日夢

品評四方丨遠方的戰火對港人是及時的提醒 當頭的棒喝

來論丨烏克蘭的結局給台灣當局的警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俄烏變局24小時:A.和談 B.制裁 C.戰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