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2013年1月中,當時為港大「法律學者」的戴耀廷,首次提出違法「佔領中環」的概念,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當時攬炒派搞「商討日」、不斷接受媒體採訪大談「佔中」,甚至一度出現過令人啼笑皆非的「佔中十死士」;當時,有評論認為戴耀廷等人是「書生論政」,注定一事無成。結果,違法「佔中」真的發生了,攬炒派政客煽動以萬計的市民堵塞金鐘、銅鑼灣以至旺角等要道,整個非法佔領過程持續79日。這是香港「泛政治化」的第一步,然而社會仍未汲取足夠教訓。
在違法「佔中」以後,其實特區政府以至社會各界人士,有能力透過法律、教育手段糾正歪風,只可惜,當時社會普遍以為香港已經「無事」,甚至連攬炒派的所謂KOL,也預言香港短期內不會再有「大事」;結果,2016年2月的旺角暴動,再次提醒我們社會問題「未解決」。
黑暴的來臨與終結
既然少數人能搞一場旺角暴動,那麼全個攬炒派陣營合力,當然可以製造一場更大的動亂,2019年5、6月,攬炒派要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只是一個借口,他們要脅政府落實有違法治的所謂「五大訴求」甚至奪權,才是「真目的」。幸而,中央政府在香港最危急時候制定了香港國安法,否則暴徒可能仍在「打砸搶燒」,香港還陷於無比混亂與撕裂。
這種由攬派炒派政客造成的「泛政治化」,會如何窒礙香港的發展?大家回想一下,香港由2019年6月至中央制定香港國安法的去年6月,香港可曾有發展、進步過?莫道是立法會內未能竭力通過各項民生議案,為市民服務;香港連基本法治都不能保障,旅客減少來(疫情前),甚至連本地投資者都失去信心。「泛政治化」,既影響到香港穩定發展,甚至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這種情況必須糾正。
選委會選舉是良政善治開端
還有大約五日,就是選委會選舉投票日,筆者想點出,今次選委會選舉,正是香港擺脫「泛政治化」的開始,今後的選委會,不再以「奪權」、攬炒政府為目的,亦不會要脅政府推行不符《基本法》的普選方案;同樣重要的是,選委會之後可以聚焦民生,解決市民的生活難題。故此,選舉制度完善、選委會選舉以至未來兩場重要選舉,正是帶領香港走出「泛政治化」困局的重要「鑰匙」,市民可以多關注,亦可以透過選委表達訴求,一同引領香港再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