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8月1日淩晨,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南昌起義爆發了!中國共產黨人舉行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創了中共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新時期,揭開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序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授銜的十大元帥中,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林彪、陳毅、葉劍英、徐向前等8位元帥,與南昌起義緊密相連。他們在這次起義中,有的參與了策劃,有的參與了指揮,有的參加了起義的全過程,有的趕上了起義的尾聲。
南昌起義部隊來自多方面,但賀龍任軍長的第二十軍和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及葉挺獨立團擴編後的第四軍第二十五師是起義的主力。
1927年7月中旬,賀龍領導的第二十軍和葉挺領導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進駐九江及其附近地區。
賀龍的第二十軍和葉挺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高漲的革命情緒,引起了反動派的關注。因為賀龍與葉挺部當時屬於張發奎領導的第二方面軍。汪精衛便與張發奎商量怎麼辦。張發奎一揮手,決定立即解除賀龍與葉挺的兵權。
汪精衛同意張發奎的做法,他倆便計劃召開廬山反共會議,通知葉挺、賀龍參加,並電令葉挺、賀龍所部集中在德安,妄圖以此解除葉挺、賀龍的兵權。汪精衛、張發奎的陰謀被時為張發奎的部下、在黃琪翔第四軍任參謀長的葉劍英所了解。葉劍英得知這一緊急情況後,立即設法找到葉挺和賀龍,將情況告訴了他們。7月25日,在九江市區南部的甘棠湖,葉劍英、葉挺、賀龍坐在一條小木船上,以在一起遊玩為名,開了一個小會。他們分析了情況,最後決定:賀龍、葉挺不去廬山開會﹔不執行張發奎要求葉挺、賀龍部隊集中德安的命令﹔部隊立即向南昌開進。
早在6月,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實行「清共」,教導團的黨員大部分被遣散,朱德也被「禮送出南昌城」,出走武漢。由於朱德對南昌比較熟悉,7月21日,朱德接受黨的派遣,又秘密回到南昌,為起義提供情況,並利用他在滇軍中的老關系作掩護,策劃整個起義安排,領導軍官教導團留下來的部分幹部和學員准備參加起義。朱德回到南昌後,作了大量的准備工作,爭取了很大一批力量參加起義。尤其是他對敵人了若指掌,從而提出了一舉殲滅敵人的起義部署,保証了起義的勝利。
7月28日,賀龍見到了前來領導南昌起義的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聽了周恩來關於起義的基本計劃後,賀龍說:「我完全聽共產黨的命令,黨要我怎麼幹就怎麼幹!」
本來起義時間定在8月1日淩晨4時,但第二十軍一師一團出了叛徒。7月31日晚,叛徒把起義的行動洩露給了敵人。於是,前委立即決定,將起義時間提前到淩晨2時。
南昌起義的前十天,擔任國民革命軍暫編第十五軍軍長的劉伯承,接到赴南昌起義的通知後,為了能安全順利地離開部隊,向上級請了假,還在漢口《民國日報》上刊登了《劉伯承因病請假》的消息。消息刊登當日,他已秘密離開武漢前往南昌。
南昌起義前,中國共產黨人沒有獨立地領導過武裝鬥爭。所以對起義的組織領導者、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來說,當時迫切需要一個軍事上的得力助手。劉伯承曾領導過瀘州起義,是川軍名將。他有秘密組織大規模兵暴經驗,又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所以,周恩來選中了他。劉伯承不負重望。他首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到第二十軍軍部協助賀龍擬制起義計劃,並協助指揮第二十軍攻佔朱培德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部。起義成功後,他又出任參謀團參謀長,直接指揮、策劃起義部隊隨後的作戰行動。

南昌起義時,林彪是第二方面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三營七連的連長。起義前,他所在的團駐馬回嶺,起義第二天,第二十五師由聶榮臻指揮開赴南昌會師。林彪指揮第七連在開往南昌途中,在德安和兄弟部隊一起,與前來阻撓的張發奎的衛隊營激戰兩小時,打跑了衛隊營。
南昌起義那天,陳毅在武漢,公開職務是第二方面軍教導團準尉文書,實際上是該團中共黨團的負責人。幾天後,他隨教導團東征。在九江,教導團被張發奎派部隊包圍,說要「清理」共產黨人。陳毅這才得知共產黨在南昌舉行了起義。他毅然決然脫離教導團星夜向南昌趕。路上,聽老百姓說起義軍南下了,他便沿路追趕,於8月21日在撫州終於追上了起義隊伍。
南昌起義時,徐向前入黨才3個月,在第二方面軍總部擔任上尉參謀。起義爆發後,徐向前離開九江第二方面軍,來到武漢,找到了黨組織,投身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2017年8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拉開了我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
南昌起義連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許多地區的武裝起義,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百年偉業系列之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