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兩會觀察|貼民心的總理記者會

李克強總理的年度記者會,格外接地氣、貼民心。(中新社圖片)

3個月沒營業的小店店主,一人打幾份工的靈活就業者,異地報銷醫藥費不便的老人,待遇不高的縣鄉中學老師,城裏上學難的農民工子弟……今日(11日)舉行的總理記者會上,這些平凡度日的小人物成了總理口中的主角,拿到了政策紅包,讓這次大國總理的年度記者會,格外接地氣、貼民心。

大疫之後的總理記者會,繼續以視頻連線的特殊方式進行,除中美關係、香港問題、對外方針等時政敏感問題外,中外記者提問的焦點都指向經濟民生。

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2.3%,成為惟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首破百萬億元。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可能實現疫情後的一個較高增長速度,應對疫情的宏觀政策如何調整,事關國內及全球經濟走向,中外記者等待李克強總理給予更多確定性的政策信號。

去年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凸顯韌性,外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更加樂觀,不過李克強總理顯然不希望中國經濟「數據好看,日子難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長目標6%以上,「6%不低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說,更希望經濟走得穩走得有力,不搞量化寬鬆,要把支持經濟的「肥」施在「根」上。

中國經濟長遠走穩的「根」在哪裏?李克強總理表示,就在於「市場主體和民生急需」。實際上,從去年應對新冠疫情衝擊,到今年兩會及「十四五」規劃綱要,政策指向向着改善民生福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已經十分明顯。

去年中國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沒有再像2008年那樣上大項目、搞大基建,而是救命錢直達基層,直接減稅降費,保企業和基本民生。今年,在經濟恢復整體無憂的情況下,李克強總理定下了更高的民生目標。在李總理看來,讓群眾看病多一點便利,治病少一點負擔,有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是眼下更重要的事情;而政府應當做的是,為市場主體減負鬆綁,放開手腳去競爭。唯此,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根基強壯起來,行穩致遠長期向好地發展下去,也將會是世界經濟重要的穩定之錨。

(點新聞記者 海岩 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兩會觀察|貼民心的總理記者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