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主教山蓄水池 港人遺忘的聖誕禮物

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的地下建築,頗有古羅馬風格。(網絡截圖)

擁有約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羅馬式蓄水池近日隨著工程曝光,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作為曾是九龍供水系統的一部份,其媲美土耳其地下供水城堡工程的宏大的歷史建築,在香港並不常見,就是在亞洲亦是屈指可數,其歷史價值旅遊價值自不待言。尤其是作為旅遊之都又極度缺乏人文景觀的香港,更是無價之寶。各界強烈呼籲政府立即列為文物進行保護性開發活化,為香港再添一個新的的人文勝景。

翻查水務署向深水埗區議會匯報有關主教山工程的文件,該處被稱為「深水埗食水減壓缸」,佔地約4,300平方米,直徑約47米,深約7米,建於1930年之前,早已經停止使用。從附屬地圖所見,「減壓缸」是一個圓形地底建築,清拆後會回填泥土,連同附近地區變成一片約5,000平方米的平地。

翻查多份港英時代的政府文件,可見主教山配水庫的歷史,遠比水務署向區議會公開的久遠。該配水庫相關工程資料,最早見於1900年立法局文件《Report on Water Supply, Kowloon》,提及由於當時配水庫容量僅為25萬加侖;同時,現有供水系統的水力有數次被發現未能翻越障礙,故迫切需要興建更大規模的儲水設施。

港英當局當時計劃在九龍塘村北面山頭興建一個圓形;直徑達150英呎、20英呎深的儲水庫,估計儲水量達200萬加侖食水,而預算為6萬元。而九龍塘儲水庫的水道料會經過旺角,與油麻地水道連接,向大角咀及深水埗提供食水。

其後港府在1903年的文件中交代,九龍塘配水庫工程於1902年12月進行招標。至於1904年的文件指,該配水庫工程合約於1903年2月簽訂,到1903年底,配水庫近一半的磚砌圓拱已完成。該文件亦首次提及配水庫建築特色,形容配水庫幾乎完全沉入地下,主要由水泥混凝土,花崗岩柱和拱形磚建造,以支撐形成屋頂的混凝土拱頂。

1905年的政府文件顯示,該配水庫建築合約訂立完工日期為1904年6月30日,如承建商可在雨季來臨前完成工程可獲花紅,但工程最後到1904年8月10日才完工。

根據水務署今年5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的文件,該配水庫為食水減壓缸用途,佔地約4,300平方米。減壓缸位於地底,直徑約為47米,深度約為7米,建於1930年之前。當局指,由於現時結構出現裂縫,存有安全隱憂,故須清拆現有地下減壓缸和相關設施。

主教山蓄水池建築風格與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地下供水系統建築頗為相似。(網絡圖片)

政府文件顯示,石硤尾窩仔山(又稱主教山)的山頂配水庫荒廢多年,水務署早前以設施日漸殘舊為由,開展平整工程。豈料甫動工,即發現該戰前建成的蓄水池,屬巨型羅馬式地下蓄水池,並有紅磚圓拱的建築,可媲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古老地下水宮殿。

2006至2007年,政府清拆皇后碼頭事件之後,政府做了一次全港調查,將所有有條件評為古蹟的建築物都列了出來。然而遺憾的是,主教山「走漏眼」,並未被列入古跡。

其實,主教山山頂蓄水池荒廢多年,早年成為街坊晨運樂園。由於設施日漸殘舊,水務署憂慮安全問題,近月開展平整工程,豈料發現泥土下的建築物,竟是戰前建成的巨型羅馬式地下蓄水池,水務署在各方保育呼聲力壓下宣布暫時停工。有學者指,該蓄水池屬「亞洲獨一無二儲水庫公園」,促當局活化變成參觀景點。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指出,香港一向有潛在缺水危機,因此水務系統對歷史發展非常重要,而窩仔山水務庫可接駁至油麻地紅磚屋,再供食水給九龍區居民,呈現完整的文物演繹演化故事。

至於蓄水池的古羅馬拱門式設計,李浩然稱,地下供水設計是古羅馬科技,具千年歷史的科技,由英國承傳後再傳到香港,「以前唔算罕有,(現時)應該係最後一個。」他指,土耳其伊斯坦堡、加拿大魁北克省都有地下排水、排污系統供市民參觀,他形容今次發現的窩仔山水務庫是「亞洲獨一無二地下儲水庫公園」,期望政府可保留下來。主教山配水庫的建造原理、使用物質上,與土耳其地下水宮殿相同,「係一脈相承、遠房親戚。」不過,他指主教山配水庫強調功能,包括以硬石柱、圓鞏形作承托,沒有太多美學上設計。他指,過往香港有很多類似設計的配水庫,但由於上世紀80-90年代發展,已拆去很多類似建築,「話剩低一個都唔出奇。」

特首林鄭月娥29日在社交網站發文表明同意保留。有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30日表示,因土地屬政府物業,暫時無逼切性列作法定古蹟,政府亦表明立場會保育。

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在電台節目中指出,蓄水池結構完整,雖然功藝較土耳其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簡單,但目前所知是本港唯一的獨特建築物,有其特殊性,相信保育已是社會大方向,需要再研究其整體歷史、周邊文化影響再評定其歷史評級,他建議應利用設計配合現有公共空間,如拆去上蓋打造為一個地底石柱公園。他舉例說,悉尼的帕丁頓水庫花園亦從地下蓄水池改造為公園。

水務署總工程師何禮華表示,在前期施工中,已造成建築物的部分損毀情況,包括20米乘10米天花拆除,現場共有100條柱,當中有4條柱拆除。至於100條柱中,有22條柱在水缸內及有78條柱外露。另外會加強上址保安及盡快進行加固工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主教山蓄水池 港人遺忘的聖誕禮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