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醫療近爆煲 港人瀕暴怒

檢測承辦商收集上水屠房持份者的深喉唾液樣本進行檢測。 (中通社)

新冠疫情襲港第三波尚未見頂,本地醫療體系早已不堪重負甚至失誤頻出。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港人對確診後無法及時入院最感擔心、恐慌,對醫療體系排斥內地的言行深感不解。

本輪疫情期間,香港社交媒體對確診者無法及時安排入院的關注,遠超過其他醫療體系問題。新冠肺炎傳染性極高,貫徹「四早」原則,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才是切斷傳染鏈條、防止疫情擴散的唯一正確之道,一再被實踐所檢驗。反之,一旦得不到及時隔離、救治,疫情勢必迅速失控。

然而,第三波疫情以來,病人確診後多日無法入院的新聞屢見報端,衞生署亦承認無力應對,令市民極度擔心家庭群聚感染、社區大傳播無法遏制。不少港人期盼的「方艙醫院」只聞樓梯響,核酸檢測難問題也亟需內地相助,但部分醫界人士對內地援助的抗拒,更令市民感到既荒唐又憤怒。

疫情控制不理想,檢測、收治不及時,作為防疫主體的公立醫院首當其衝,成為市民憤怒的首要發洩對象。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從醫護鬧「罷工」搞錯確診者,到負壓隔離系統多次失靈,公立醫院一直都是輿論眾矢之的。

與此同時,負責制定抗疫政策、協調醫療資源的衛生署、醫管局等行政部門,也遭到市民較多負評。此次疫情重壓下,香港公立醫療體系長期以來資源不足、行政部門的決策、調度能力的低效得以徹底暴露。不少評論指出,如今所謂「醫療崩潰」均指公立醫院體系,行政部門既難以調動私立醫院體系,又難以複製內地舉國體制經驗,對當下亂象責任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港人對醫護人員的不滿情緒高漲,固然有疫情失控的原因,但數據顯示,這種不滿在疫情反彈之後已有幾次爆發。原因是一段時間以來,醫護人員多次涉入與專業無關的政治議題、社會事件,現時公立醫院體系面臨「爆煲」壓力,部分醫護卻動輒以政治立場、保護主義優先,反對內地對港醫療援助,自然令市民憤怒「爆表」。

香港擁有世界先進的專業醫療水準,但防疫能力被批「連第三世界都不如」,可見防疫是否做得好,關鍵在於全社會強有力的協調合作,以及是否堅持「民生第一」的初心。由於疫情還在蔓延,市民對醫療體系的憤怒還在加劇,誰來檢討?誰來改變?看似還莫衷一是。(來源:中評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醫療近爆煲 港人瀕暴怒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