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思哲|防備「違法達義」的神棍

文/林勁放
香港部分基督教宗教領袖們不斷渲染社會充滿不公義,再將社會問題的矛頭指向政府。天主教陳日君、浸信會朱耀明等多年來散布仇恨思想,鼓吹「違法達義」,以違法佔中癱瘓香港爭取政治訴求。香港基督教教牧連署籌委會,超過800多名來自不同教會的牧師,假借「公義」為號,煽動人民參與暴動。他們滿嘴「公義」,卻違背《聖經》耶穌教導。
當香港宗教領袖鼓吹「違法達義」,《新約聖經》耶穌從不會教人違法,而是教人守法,而且不能廢除法律。耶穌說「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掉法律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法律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直到一切都實現。所以,無論誰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導人也這樣做,他在天國裏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誰遵行並如此教導人的,他在天國裏要稱為大。」(馬太福音/馬竇福音5:17-19)
即使後來初期的基督教教徒遭到羅馬政府迫害,教會領袖約翰(若望)仍教導信眾法律的重要。那些犯罪的人,是未曾真正見到基督。「凡犯罪的,就是做違背律法的事;違背律法就是罪。你們知道,基督曾顯現是要除掉罪;在他並沒有罪。凡住在他裏面的,不犯罪;凡犯罪的,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約翰一書/若望一書3:4-6),但香港的所謂宗教領袖卻鼓吹「違法達義」。
耶穌在教導法律的重要時,更特別提到要防備那些拿着經文扮正義的宗教領袖。「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過經師和法利賽人的義,絕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馬竇福音5:20)耶穌知道社會存在不公義,他也勇於揭露和譴責那些社會不公義,但他從來不會怪罪政府,更不會煽動人民去反政府,而是直接指責製造社會不公義的宗教領袖。《新約聖經》中耶穌潔淨聖殿,對抗宗教領袖,是因為宗教領袖不義。耶穌在聖殿裡見到商人做買賣、兌換銀錢、賣鴿子,認為這是把聖殿變成賊窩,於是發怒趕走商人。(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11:15-18)聖殿之所以充斥商人,背後有宗教領袖們的默許,甚至借宗教牟利。因此,耶穌潔淨聖殿引起宗教領袖們的不滿,甚至想法子要除掉耶穌。
耶穌抨擊借宗教行惡的宗教領袖虛偽「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路加福音12:1)因為假冒的宗教領袖善於利用宗教去蠱惑教徒去犯罪,將教徒推向罪惡。耶穌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裏來,外面披着羊皮,裏面卻是殘暴的狼。豈能在荊棘上摘葡萄呢?豈能在蒺藜裏摘無花果呢?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馬竇福音7:15-16)
教會初期領袖也常提醒教徒,防備虛假的宗教領袖。約翰(若望)說,迷惑教徒的假宗教領袖不會教信徒何謂愛「我們大家要彼此相愛...這就是愛,就是照基督的命令行事。...有許多迷惑人的已經來到世上,他們不宣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樣的人是迷惑人的,是敵基督的。凡越過基督的教導而不持守的,就沒有神。...若有人到你們那裏而不傳這教導,不要接他到家裏,也不要向他問安;因為向他問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份。」(約翰二書/若望二書1:5-11)
猶大(猶達)也警告信徒,防備虛假的宗教領袖「因為有些人偷着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猶大書 1:4)「要記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使徒從前所說的話。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嘲弄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這就是那些好結黨分派、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香港那些鼓吹違法的宗教領袖,正是要歪曲基督的教導,引導教徒去違法,放縱自己的情慾,甚至迫害教會內反對暴力的教徒。
對那些假冒為善的宗教領袖,耶穌批判「你們這假冒為善的經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海洋陸地,說服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成為比你們加倍壞的地獄之子。...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經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大茴香、小茴香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你們反倒不做;這原是你們該做的-至於那些奉獻也不可廢棄。」(馬太福音/馬竇福音23:15, 23)
耶穌教導信徒遵守法律,《聖經》裏也警告教徒要防備「違法達義」、假冒為善的神棍。香港的基督教徒們,請研讀《新約聖經》,重溫耶穌的教導,反思言行是否與《聖經》相違背。神會接納迷途知返的羔羊。
(作者為民眾聯席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