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特朗普對普京發出「最後通牒」 這次是玩真的?

文/張永恒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14日)威脅稱,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同意在50天內達成協議結束俄烏衝突,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非常嚴厲的、大約100%的關稅」。

當天,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俄烏戰事持續表達了不滿,並稱他與普京的多次通話「很愉快」,但「毫無意義」。

特朗普還稱,他對普京感到「失望」,因為他本以為幾個月前就會達成協議。他強調,如果到今年9月還不能達成停火協議,「我們將徵收二級關稅」。

特朗普最新的一系列表態表明,他對俄烏戰爭的立場發生了轉變。在他剛剛入主白宮的頭幾個月中,美俄關係急速升溫,特朗普甚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發生口角。今年3月,特朗普就曾表示,「如果俄羅斯和我無法就停止烏克蘭流血事件達成協議……如果我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錯,我將對石油徵收二級關稅,對所有從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這體現出特朗普將採取關稅措施逼迫俄羅斯結束戰爭。

除此之外,為了達到威脅效果,特朗普還大秀肌肉。特朗普周一宣布,美國將向烏克蘭運送從美國公司購買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然後交付給北約盟國,再運往烏克蘭。這些武器的費用將由北約盟國承擔,而不是美國納稅人。

特朗普說,「北約將迅速支付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費用,並將其分發到烏克蘭戰場」。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內的一些裝備將「非常快」、預計「數日之內」運抵烏克蘭。他補充說,一些歐洲國家將把本國的「愛國者」防空系統轉交給烏克蘭。

「愛國者」是美國最先進的防空系統之一,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是美軍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特朗普關於俄烏戰爭的最新表態表明,他似乎有點氣急敗壞。

不過,他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搖擺不定,正如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以至於我們都鬧不清,他到底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

回到這次表態,又是「100%的關稅」,又是「愛國者」導彈,看上去殺氣騰騰,似乎是給俄羅斯總統普京表達不滿,下達「最後通牒」。

早在去年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承諾上任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但始終未說明他有何具體解決方案。這也並非特朗普首次被問及此事。當時,他還甩鍋他的前任拜登,「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年。如果(當時)我是總統,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特朗普在競選時還說,「這是(前總統)拜登(時期)的戰爭,不是我的戰爭。我與此毫無關係。」

但是成功上台以後,他的態度和立場立馬發生了變化,他甚至聲稱,他「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是「開玩笑的」,這一「承諾」只是象徵性的表達。

這次的表態,從可行性來看,關稅對俄羅斯威脅有限。俄羅斯對美出口僅佔其貿易總額的3.2%(2024年數據),且78%為戰略原材料(鎳、鈦等)。美國若切斷進口,將反噬本國航空航天、半導體產業;​​「愛國者」導彈系統交付滯後​​,烏軍需數月培訓才能操作該武器,短期內難以改變戰場態勢。另外,歐洲分攤「費用」的意願不明​​,德國已表示軍援「達極限」,匈牙利等親俄國家可能抵制費用分攤。

特朗普對普京的「最後通牒」,更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真人秀,而非真正改變戰局的戰略轉折。其核心邏輯充滿「特朗普式」特徵:將殘酷的地緣政治博弈粗暴簡化為一場商業談判——設定最後期限(50天)、揮舞關稅大棒(100%)、輔以武力炫耀(「愛國者」導彈),試圖迫使普京就範。然而,這種交易思維嚴重低估了戰爭本身的血腥邏輯和普京的戰略決心。老謀深算的普京,難道會因一場「真人秀」式的最後通牒而改變戰爭軌跡嗎?

總之,特朗普的這些威脅狠話,看上去更像一次高風險的政治豪賭,短期內或可提振國內支持率,但長期看可能加劇衝突螺旋。若俄羅斯在50天內拒絕妥協,美國將面臨「制裁失效」與「戰爭擴大化」的雙重困境,而歐洲的戰略自主訴求或因此加速顯現。

相關閱讀:

特朗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徵收100%關稅

(有片)特朗普:將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 但由北約買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特朗普對普京發出「最後通牒」 這次是玩真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