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市成金|內地上半年GDP將公布 消費轉型 傳統產業如何應對?

【點新聞報道】2025年過半,內地上半年GDP即將在本周公布。上半年,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但內需市場受到多項政策提振,新經濟、新消費業態也備受關注。

關於上半年中國GDP增速,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料上半年實際GDP增速累計同比增長5.2%,較2024年末擴大0.2個百分點。這一預期主要基於消費復甦步伐的加快、出口成績好於預期,以及非地產類投資擴張節奏較為穩健。他特別提到,消費品以舊換新和服務業消費的擴大是消費復甦的主要動力,而貿易政策的變動則促使我國上半年出口表現搶眼。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股市政策專家董少鵬提到,到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他認為,這些成績得益於國內穩增長、穩就業、穩市場預期政策的逐步見效, 以及中央財政和金融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注入力度加大。

針對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可能有所下降的觀點,董少鵬認為,這種季度性的調整總體正常。在穩住消費的基礎上,要發揮投資的拉動作用,並穩定就業。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董少鵬認為,中國應積極加強應對,通過「小多邊機制」拓寬外貿渠道,豐富出口合作夥伴和領域。

談及新消費趨勢對傳統產業和企業的影響,馬泓認為,隨着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新的消費需求不斷湧現,企業應結合時代特徵提供符合當下消費趨勢的商品和服務。

董少鵬強調,內需和外需相互關聯,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應主要依靠內需驅動經濟增長,同時關注外部市場機會。

國新辦今日上午就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表示,上半年進出口呈現出多種特點:一是外貿規模穩定增長,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的台階,創歷史同期新高。二是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三是出口動能向優向新。

針對國際貿易環境和全球產業鏈變化,馬泓預計外需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可能逐步顯現。企業則應早做準備,做好財務前瞻性準備,降本增效,應對外部風險。

(採訪:倪巍晨、任芳頡|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製作:錢思成)

相關閱讀:

中國經濟轉型深化 中金張文朗:經濟穩定為新消費發展提供良好背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市成金|內地上半年GDP將公布 消費轉型 傳統產業如何應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