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關品方
筆者早前已經分析過,伊朗是一塊大肥肉,美國一直垂涎三尺。二戰後80年了,美國長期以來通過支持以色列立國後在中東攪局,本質是資源爭奪。現時美以伊12日戰爭好像已經停火,其實並非如此。
特朗普出爾反爾,經常反口覆舌,最近又表示不排除再次空襲伊朗。伊方指出自己其實未出盡全力反擊,警告以色列要小心,又謂美軍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其實未傷筋骨,破壞很少。特朗普不甘被哈梅內伊嘲諷,宣稱已停止處理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不排除在必要時再次空襲。
哈梅內伊6月28日播出的錄影講話中,嘲笑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收效不大,特朗普的有關行動只是「作秀」,更強調伊朗革命衛隊攻擊了美軍在中東的主要基地。
口水戰不停,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被哈梅內伊的言論觸怒,擱置了原本正在處理中、解除對伊朗制裁的計劃。他說:「我們打了勝仗。依我看,你(指哈梅內伊)是有偉大信仰的男人,在自己國家備受尊敬,但你必須說出真相,你已被(我)打得死去活來。」這種不符合美國總統身份、反而更像黑社會大佬的粗俗語言,也許我們多年來已經聽得多了,早已麻木,見怪不怪。
特朗普表示伊朗必須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立於1957年,一般認為是受美國控制)或其他獲美方尊重的機構、甚至要和美國合作,准許他們查驗被空襲後的伊朗核設施。他說,預料伊朗為了證明沒有啟動核武計劃,不敢不讓國際調查員去查驗。他又認為,伊朗遭美國及以色列空襲後,不會有膽量嘗試製造核武器。
特朗普自第一次上台以來,作風便是網上隔空放話,特色是通過推特(現稱X)施政。世人現時習慣了他的這種做法,其實是獨裁者的特色和作風。這樣縱容下去,肯定會出大問題。號稱最民主的國家,選出了最獨裁的領導人。
特朗普說,如果伊朗的濃縮鈾已提煉至美方關注的高水平時,他會考慮再次空襲伊朗。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其後回應,轉述IAEA總幹事格羅西的意見,認為查驗被轟炸後的伊朗核設施沒有意義。他認為這是美國惡意侵犯伊朗主權,伊朗保留權利採取行動捍衛國家利益。
筆者認為,反對伊朗的核武計劃本質上和美國當年無端指責伊拉克擁有大殺傷武器一樣,只是出兵的藉口。翻來覆去,矇騙世人。究其深層原因,不外是為了製造地緣政治緊張,販賣仇恨,賺取軍售利益,少數利益集團袋袋平安。就是這樣,別無其他。
伊朗駐華大使法茲里最近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伊朗最艱難的時刻給予支持。他提到以色列和美國的三大目標:1、推翻伊朗政府;2、摧毀伊朗核能力;3、煽動伊朗人民反對伊朗政府。他表示美國和以色列在上述三方面均未能得逞,伊朗的軍事反擊維護了國家穩定與團結;伊朗尚未用盡其軍事反擊能力。筆者贊同這個說法,因為總結得很好。現時問題的核心是,美國或會採取省錢省力的做法,即政權更迭,意圖推翻現時的哈梅內伊政權,扶植親美的政權上台。
所以現階段是談談打打、打打停停。因為三年多以來在俄烏和巴以衝突的戰場上,全球的武器軍備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工業綜合體需要緩一口氣,加速生產,恢復庫存,而這需要時間。最近網傳有大量導彈正不斷從巴基斯坦運往伊朗;消息尚未獲得證實,但值得高度關注。也門胡塞武裝不時襲擊以色列本土,好像已成常態。武器從何而來?背後有俄羅斯的影子。近日傳出內塔尼亞胡提名特朗普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令人啼笑皆非。遠方的戰火紛飛,香港特區在祖國的強大庇蔭下,維持和平穩定。
坊間不少KOL被特朗普帶風向,以為「美以伊戰爭」不打了,12日戰事結束,可以鬆一口氣。其實這是沒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毛主席說得好,帝國主義的本質就是戰爭。好像暫時停手,只是表面現象。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上周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會晤白宮官員,正是討論伊朗核問題去向、加沙戰事、以及兩國領導人會面前後怎樣鋪排。
必須指出的是,伊朗的核心問題是內部並不團結,民心並不齊一,親美親以的「內鬼」太多。伊朗人口構成:65%波斯人,20%阿塞拜疆人,10%庫爾德人,3%阿拉伯人、土庫曼人和俾路支人,還有2%是少數民族、包括巴赫蒂亞裏人、盧爾人和卡什卡伊人。
1979年,宗教領袖阿塞拜疆人霍姆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波斯人巴列維王朝覆滅。從那時起,46年來伊朗從中東最時尚開放、最西化的地方,改變為穿戴黑頭巾等極度保守的國家。佔人囗65%的波斯人以古波斯文明為榮,他們對現時的伊斯蘭政權普遍不滿、甚至高度抵觸,懷念巴列維王朝的開放生活,推崇美西方的自由民主價值。
46年來,伊朗在阿塞拜疆什葉派伊斯蘭政權統治下,仍然有波斯親美勢力長期存在,滲透到伊朗政府內部製造軟對抗,這才是現時哈梅內伊政權的致命弱點。這是伊朗長期的內鬥。
巴列維王朝的後人目前大多數居住在美國。禮薩·巴列維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開始流亡海外,到過埃及、摩洛哥等地,最終在1984年定居美國,到今天已41年。他在美國建立了伊朗全國委員會,積極從事活動,試圖重返伊朗政治舞台。禮薩·巴列維除了長女在瑞士定居外,其他子女如次子阿里、幼女萊伊拉等都在美國生活。禮薩·巴列維表示希望通過民主過渡實現政權更迭,讓巴列維王朝復辟。只要美國樂意幫助,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性始終存在。
因此,筆者認為,近期的美以伊衝突並未結束。從6月13日打到6月25日特朗普叫停,宣布12日戰爭已經結束。其實並不是這樣,美以伊之間將會是持久戰。美以是一夥,以色列在前面開打,美國在後面支持、隨時出手幫一把。中東的亂源,始終是不同的價值觀念和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間的衝突,離不開「地緣政治」,本質是資源搶奪。諷刺的是,筆者估計特朗普或真會沐猴而冠,收穫諾貝爾和平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