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兩個案涉聘外勞後炒本地工 如屬實會作行政制裁

【點新聞報道】現時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聘請外勞的僱主須確保全職本地僱員與輸入勞工人手比例不得低於2比1。惟部分僱主懷疑利用政策漏洞,包括在獲批輸入勞工申請後解僱本地員工或將全職轉兼職,甚至無意招聘本地勞工,嚴重損害本地工人權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3日)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當局初步發現兩宗僱主在聘請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的懷疑違規個案,另發現一名僱主在本地招聘階段「不真誠」,未有聘請應徵的本地勞工,當局正在調查當中。

當局早前公布,在上月推出四項加強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後,暫時接獲過百宗僱主違規招聘外勞的投訴。孫玉菡表示,有關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投訴大多不成立,部分涉及誤會,但有兩宗個案初步證據顯示,僱主聘用輸入外勞後解僱本地勞工,但需要符合程序公義讓僱主申訴,因此將相關僱主納入監察名單,暫緩執行他們聘請外勞申請。如果最後確認違規,將毫不猶疑實施行政制裁,包括撤銷已批准的輸入勞工申請,未來兩年也會拒絕處理其他申請。

被問到會否重新收緊部分行業輸入外勞的規定時,孫玉菡就指要留意整體大局,強調香港勞動人口在2018年已到頂峰,現時正老化,長遠有需要補充人力資源。他強調前設是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同時亦要確保商界有足夠人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孫玉菡:兩個案涉聘外勞後炒本地工 如屬實會作行政制裁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