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今日(12日),警方就新界南總區刑事部近日偵破的一起冒充官員電話騙案舉辦記者會。此次偵破的冒充官員電話騙案,在行動中共拘捕兩名男子,年齡分別為25歲和19歲,報稱職業是大學生和侍應。警方現正通緝另外一名涉案男子。此次行動總共牽涉全港至少7宗案件,總損失接近港幣1000萬元。

這7宗案件的受害人,年齡介乎17至71歲,其中單筆損失最大的受害人,在短短數日內被騙超過港幣460萬元。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採取了以情報為主導的行動,在騙徒現身作案時當場將他們拘捕,成功阻止騙案繼續發生,避免了更多受害人蒙受損失。
犯罪團夥使用的詐騙手法其實與以往見過的騙案大同小異,受害人都是首先接獲一些陌生來電,騙徒會利用預先錄製的語音系統轉接至真人通話,然後自稱是「內地執法機關」的來電。騙徒聲稱受害人的個人資料遭盜用,且進一步指控他們涉及內地一宗「嚴重詐騙案件」。騙徒之後會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在這個過程中,騙徒為了增加可信性,會以「案件保密」為由,威脅受害人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否則將「會立即派人來香港拘捕受害人」或「凍結受害人資產」。其次,騙徒還會偽造文件,通過偽造的「刑事逮捕令」或「保密令」等來欺騙受害人。

警方指出,此次案件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騙徒會安排同夥,約受害人在不同的酒店見面,謊稱需要進行調查。而這些騙徒在接見受害人時,會穿着整齊,假冒公職或執法人員身份,且會以各種藉口,向受害人收取騙款,稱是用來對受害人進行「資產審查」,並會在調查結束後退還。
由於此類騙案近年呈上升趨勢,為了打擊電話騙案,新界南總區刑事部積極部署,經過翻查大量監控錄影以及情報分析,鎖定了3名涉案男子,懷疑其涉及至少7宗冒充官員案件有關。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在昨日(11日)展開行動。鎖定上述一名涉案男子,發現他在葵涌與一名懷疑被騙的女子見面。在該名涉案男子拿出一些文件時,警方隨即將他拘捕。根據調查,這名懷疑被騙的女子當時正陷入「冒充官員」電話騙局,正準備與被捕人簽署保密協議。警方成功阻止了該宗騙案的發生,並在被捕男子身上搜出偽造的「保密令」。此案受害人是一名25歲的大學生,在本次事件未有損失。此外,警方還拘捕了另一名19歲的男子。兩名被捕人士正被拘留調查中。警方現正通緝另外一名涉案男子。調查顯示,他們3人共同參與了上述的幾宗騙案。

針對此類案件的防騙提示,警方表示,廣大市民只要緊記防騙三招,就可避免上當:
1.不接聽可疑電話。內地公安絕對不會打電話給你!任何自稱公安的人打給你,說你涉嫌犯罪,需要協助調查,一定是假的,大家一聽到這類電話,不必緊張,立即掛斷就可以。
2.不要輕信任何人。即使對方能講出你的個人資料,甚或能夠出示保密令、逮捕令等這些偽造的文件逼你們就範,也一定是假的,因騙子可從非法渠道取得市民的個人資料。
3.不要轉賬。警方重申,執法機關絕對不會要求市民通過繳納保證金來減輕罪責或者以證清白。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