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著名新聞記者、新中國新聞事業開拓者范長江之子范蘇蘇於7月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身為范長江新聞學院顧問、范長江紀念館顧問,范蘇蘇潛心研習與傳承父親范長江的新聞思想與精神,為賡續新聞文脈傾盡全力,在新聞文化領域影響深遠。
致力研究范長江新聞實踐:范長江人生三個第一
范蘇蘇一生與父親的新聞事業緊密相連,從中國文聯退休後,范蘇蘇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對其父親范長江生平事跡、新聞實踐和崇高精神的研究、整理和傳播工作中。范蘇蘇生前任總顧問的廣播劇《不盡長江滾滾來》2023年首播,是首部以范長江先生為原型的廣播劇,再現了范長江人生中的三個第一:第一個在國內報紙上公開報道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個向「國統區」人民報道「西安事變」真相;第一個以「國統區」記者身份進入延安採訪毛澤東。范蘇蘇生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介紹,1937年2月,范長江到達西安和延安進行採訪,這是中國報紙上首次出現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袖人物形象,范長江也因此成為中國記者採訪延安第一人。「當時我父親十分想了解西安事變的真實情況,在聽了周恩來的介紹之後,我父親開始對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革命的前途有了全新的認識。在周恩來的安排下,父親如願見到了毛澤東,而這次見面也徹底改變了父親一生的軌跡。」
多年來,范蘇蘇投身於對父親遺物與文稿的整理工作,系統性地保存和梳理范長江的新聞作品。他整理出版了《范長江新聞文集》、《西線風雲》等著作,這些書籍完整收錄了范長江的新聞佳作,讓後人得以領略范長江新聞報道的風采。同時,范蘇蘇還主編《長江自有後來人》《范長江與「青記」》、《歷史的見證——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攝影記者作品選》,匯總了范長江新聞獎得主的職業心得,為新聞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同時,范蘇蘇還積極參與到范長江相關紀念場館的建設與發展中。2014年,他被內江師范學院聘為特聘教授,參與籌建范長江新聞學院和紀念館。此後,他多次向范長江紀念館捐贈珍貴文物,使更多人能夠直觀感受到范長江所處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他的新聞人生。
《大公報》創刊120周年接受專訪:《大公報》為范長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
2022年,《大公報》創刊120周年之際,范蘇蘇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將年輕時的范長江在人生事業十字路口的抉擇娓娓道來。人們都知道范長江是《大公報》的名記者,但事實上,在進入《大公報》前,范長江有着極其豐富的人生履歷。他年輕時曾想報考黃埔軍校,還加入過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0軍教導團,成為一名學生兵,更參加過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後來他先是就讀於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求學。可以說,從政、入伍、治學,都曾是范長江近在咫尺的人生選項,但很多人都沒想到,他最終會成為一名新聞記者。
「其實,我父親對於政治、軍隊和學院的投入和離開,都基於同一個原因。」范蘇蘇說,父親從軍,是想直接投身革命,參與救國救民的事業。治學,又是想去探求解救國家於水火的真理。但無論是入伍,還是治學,當時的現實都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讓他一次次失望。「最後,《大公報》為我父親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與此同時,在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袖的幫助下,我父親才最終走上了奉獻熱血、報效國家的新聞之路。」
先祖范仲淹 傳承「以天下為己任」情懷
范蘇蘇介紹說,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是家族先祖。根據族譜,范長江是范仲淹的第三十一代孫。他的祖父范延馨更是十分推崇和強調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可以說,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和追求,很早便深深扎根在父親的心底裏。」
(點新聞記者張寶峰、郭瀚林、凱雷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