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6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於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2025年8月1日為《穩定幣條例》開始實施的日期。這一消息瞬間讓穩定幣成為近期金融領域的焦點,不僅A股盤中跨境支付、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強,多股漲停,港股市場中資券商股、穩定幣概念股也集體拉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金管局本月內將公布落實條例指引,涉及反洗錢等要求,且目標今年內發出牌照,不過批出的牌照數目會是個位數。
穩定幣,簡單來說,是將法定貨幣與數字貨幣連接起來的存在,可被看作「數字貨幣的現金」。早在2014年,首個穩定幣泰達幣(USDT)就已推出,1枚USDT錨定1美元,靠銀行賬戶中的美元儲備金支撐,如今已成為加密貨幣交易、跨境支付等領域的基礎工具。發展至今,穩定幣市場規模超2500億美元,呈現兩巨頭(USDT、USDC)引領、百花齊放的格局。
從ESG角度來看,穩定幣有着獨特的價值。在環境方面,以綠色債券為底層儲備資產的「綠債穩定幣」正嶄露頭角。綠債穩定幣是一種新型的加密貨幣,其核心儲備資產為優質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是專門用於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如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等)的債券,具有明確的環境效益。通過將綠色債券納入儲備資產池,綠債穩定幣不僅能夠提供穩定的幣值,還能支持可持續發展項目,兼具金融和環保雙重屬性;在社會層面,穩定幣為普惠金融帶來新機遇。在個人金融場景中,顛覆了傳統支付體系。用戶無需銀行賬戶,通過下載錢包APP就能接收全球穩定幣,並通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完成貨幣兌換。
香港《穩定幣條例》的生效,構建了兼顧創新與風險的監管框架。對於「零售穩定幣」,僅限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穩定幣發行商面向散戶發行,且必須100%儲備金支持;未獲批准的穩定幣,如USDT/USDC交易等,僅可在專業投資者間交易,禁止向散戶開放。這種「雙軌制」為全球監管提供參考。同時,香港正在測試「穩定幣反洗錢智能監控系統」,通過區塊鏈數據分析可疑交易,響應時間從傳統的24小時縮短至30分鐘。
在穩定幣發展的浪潮中,香港憑藉清晰的監管框架、創新的金融科技應用以及對ESG理念的融入,正逐步成為全球穩定幣領域的重要樞紐,引領着新金融力量的崛起與發展,而穩定幣在ESG視角下的潛力也將持續引發市場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