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黎岩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以及醫療券、藥械通在灣區擴大適用範圍,港人充分把握融合發展帶來的紅利,北上求醫漸成風潮,除了常見的配眼鏡、體檢和牙科治療、中醫診治、針灸按摩外,更有不少癌症患者,因難以在港負擔天價標靶藥物,不得不選擇前往內地尋求延續生命的一線生機。香港醫療水平屬於全球領先,但囿於香港公立醫院排隊輪候時間長、醫院收費昂貴,醫療保險未能全方位覆蓋等原因,深圳看病快捷方便廉宜,成了促使港人選擇到深圳求醫的主要原因。
以談癌色變的癌症為例,香港很多治療癌症的標靶藥尚未納入政府資助藥物名冊,病患醫療費用每個月高達3萬至8萬元,單一療程超過30萬元。且完全不能確定一個療程之後的後續治療使費。對於一般的工薪家庭而言,一個癌症患者分分鐘能將整個家庭拖入深淵,結果是望藥興嘆的患者不得不痛苦地放棄治療。雖然有慈善團體施以援手,但申請過程繁瑣漫長,單是資產審查,就要齊備在港所有銀行戶口資料,或許未等到資助款批核下來,人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而在深圳則不同,經過醫生診斷確診,即可及時服藥接受治療,最重要的是,各類標靶藥在深圳的價格幾乎只有本港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在港需30000萬元的標靶藥在深圳只需6000元,一般港人患者也能負擔得起,這就讓備受癌症熬煎的港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至於其他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常規體檢為例,香港基本上全套檢查都在8000元上下,部分機構或因團體服務或可能減至6000元,但其中或許有項目加加減減的貓膩。深圳一般的公立醫院體檢,3000元已經可以是包括核磁共振在內的全套檢查,而且還會有專科醫生就體檢結果向患者做專業解說,務求令患者能夠就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個全面深入的認知了解,並在必要時能夠得到精心治療。
香港藥價何以貴到離譜,除去醫護人手薪酬高帶來的醫療服務成本高昂之外,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藥廠根據地區居民收入以及需求藥量來定價,香港作為一個獨立關稅區,且收入高居發達地區行列,理所應當地被藥廠視為肥肉,且香港特區是中國下轄的一個特區,沒有主權國家所擁有的國際談判議價能力,結果是導致標靶藥等各類專科藥物價格居高不下。
內地人口多達15億,具有龐大的市場,且隨着國家實力及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議價能力也會相對較高,國家醫保覆蓋全國超過14億人口,議價能力就會很大。如果進了藥物名冊裏面,全國的醫保人口都能夠報銷那一種藥,那種藥就會很多人用,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可以把藥廠的價格壓得很低,藥廠也會「悻然」接受。
不單止癌症用藥,就是其他一些特殊的罕見病例,亦同樣可以享受到內地藥價廉宜的紅利。有位濕疹患者,定期北上大深圳,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注射生物製劑,一樣的藥物,在香港屬於自費藥,在深圳注射一次的價格大約是香港價錢的三分之一,一年下來可以省下大約十萬港幣。
該類生物製劑在香港屬於價錢昂貴的自費藥物,若要在香港的公立醫院注射生物製劑,首先需要符合三個條件才能獲得轉介,包括試過兩種口服藥後病情仍未受控、傳統治療引起較嚴重不良效果、沒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禁忌,而且輪候時間長達一年以上,屆時隨時可能病情惡化至難以根治。若到私家診所注射,則要面對費用高昂的情況,每針費用需港幣7,500至一萬元不等,並需定期進行注射。但在深圳注射則質押需要2500元左右。唯一麻煩的是,每次注射藥都要舟車勞頓數小時。
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以及正在逐漸形成的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香港人於假日「北上消費」已成為一股趨勢及潮流,節假日及周末單日往返灣區的港人動輒四五十萬,每每逼爆口岸。除了購屋、飲食、娛樂之外,根據深圳市衞健委的資料顯示,2024年深圳共為近百萬人次的港人提供診療服務,這還不包括一些私人醫療機構的就診數據。
至於港人北上求醫大多擔心的醫療安全問題,深圳衞健委解畫道,當遇上醫療事故,若涉及各區屬醫療機構,可向轄區衞生健康局諮詢申請;如果涉及市屬及其它相關醫療機構,可帶備身份證、病歷等相關資料,向市衞生健康委員會或深圳市醫學會提出申請。當局亦會根據患者的申訴,組織專家研究分析個案,確定責任所屬,並會責成醫療機構作出賠償。患者倘若不服醫學會的裁決,亦可循民事司法途徑索償。總之,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者的仁心本分,沒有哪個醫生會草菅人命,若然不幸發生醫療事故以及引致醫療糾紛,市衞健委會盡最大努力協助港人患者。
當然,港人北上求醫,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大幅緩解本港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當局也確實需要識變應變求變,其中一個可行的考慮方向,就是積極爭取將香港特區列入國家醫藥集採範圍,由國家機構向相關藥廠集體談判,爭取壓低價格,並將集採藥物適用於香港特區。同時,當局也應積極考慮順應港人北上養老的趨勢,推動官商合作,在惠東等港人集中居住的成熟片區社區,設立為本港長者服務的有規模的醫療機構,滿足灣區養老的長者對醫療護理方面的需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本港邁向老齡化社會所面臨的安老養老的沉重壓力。至於引入更多的醫護人手,以降低本港醫護服務成本,面對龐大阻力,估計仍是道阻且長。
(本文為作者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