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略世界|美以軍事打擊恐難徹底摧毀伊核能力

文/張介嶺

美以聯手打擊伊朗核設施兩周後,當地時間7月7日,內塔尼亞胡開啟美國之行,這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以來,他第三次到訪白宮,與特朗普討論了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對標下一步對伊朗的政策。

迄今為止,以色列仍對伊朗核態勢放心不下。在動身飛往華盛頓前,內塔尼亞胡對媒體說,會晤特朗普時,「首先要感謝他對以色列的有力支持」。「我們共同努力戰勝了共同的敵人伊朗」,以色列「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持已經取得的成就,警惕伊朗重新尋求發展核武器」。

特朗普在會見內塔尼亞胡時表達了通過外交途徑與伊朗達成協議的意願,但內塔尼亞胡重申若伊朗重啟核計劃,以軍可能再次實施打擊,特朗普亦予以認可。這是他的一貫態度。十天前他在白宮回答媒體提問時就表示,如果情報顯示伊朗濃縮鈾達到「令人擔憂的」水準,他將「毫不遲疑地」下令再次攻擊伊朗。

美以上個月襲擊伊朗核研發基地、彈道導彈和防空導彈生產基地,更是憑藉由特朗普主導的「史上最複雜、最隱秘」的「午夜之錘」行動,重創伊朗核武技術和國防工業。然而,戰術上的成功並不意味着已完全改變中東戰略格局。

總的看來,美國政府對這次行動的評估更為樂觀。內塔尼亞胡訪美前,特朗普依舊信心滿滿地表示,美以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是許多、許多年來未曾有過的」,並稱福爾多核設施「真的被摧毀了」,現在完全可以用「抹去」兩字來形容對,「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出色打擊」。

上個月下旬,美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在國會機密簡報會上亦稱,伊朗幾個關鍵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包括製造核武器核心部件關鍵的金屬轉化設施,重建需數年之久。美國情報評估,伊朗「絕大部分」濃縮鈾「或被掩埋在了伊斯法罕和福爾多」廢墟之中。

不過,美方的說法一度遭伊朗否認。哈梅內伊政治顧問阿里·沙姆哈尼發帖澄清,儘管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但濃縮鈾材料還在,「一切未到終局」。即便核設施被摧毀,伊朗的「濃縮材料、技術底子和政治意志還在」。

來自庫姆省的伊朗議員穆罕默德·曼南·萊希更為直白,他稱,美軍只炸到了核設施表面,福爾多地下主建築沒有受到嚴重破壞。儘管後來伊朗承認「核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但不清楚這是否是為避免再遭打擊故意放的「煙幕彈」。

美國國內也存在分歧。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墨菲表示,「我聽完簡報後仍相信,我們並沒有『徹底摧毀』這個計劃。總統說項目已被摧毀,這是一種故意誤導公眾的說法。伊朗仍有關鍵設備和能力。」

如果說墨菲之見有政治偏見的話,那麼,美國媒體曝光的情報信息或更客觀公允。6月29日,《華盛頓郵報》報道,4名熟悉美國政府內部機密情報的人士透露,美國截獲的伊朗高官之間的私人通話顯示,他們在猜測為何美國襲擊帶來的破壞性和受損範圍沒有預料的那麼大。

早些時候,CNN也曾援引七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初步評估認為,美國對伊朗三個核設施的打擊並未觸及伊朗核計劃的關鍵要素,可能只是將其進展阻礙了幾個月。

美媒連爆猛料讓白宮大光其火。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空襲導致目標「完全被摧毀」,並指責《華郵》發布「斷章取義」洩密資訊「可恥」,所謂伊朗官員知道數百英尺廢墟下發生的事情很荒謬,伊朗「核武器計劃已經結束」。

五角大樓發言人帕內爾則指,「主流媒體正在對美國及其了不起的軍隊發動一場『武器化』抹黑行動,這些假新聞媒體明知所謂情報『評估』不完整、斷章取義,甚至完全虛假,卻仍在使用它們,似在為伊朗宣傳機器效力。這不是新聞報道,而是政治行動」。

特朗普在福克斯新聞一檔節目中堅稱,美國完全摧毀了福爾多核設施,「現在那裏只剩幾千噸岩石,整個地方被摧毀了,伊朗另外兩個核設施也被摧毀了」。此前,他在「真實社交」平台上指責民主黨人洩露了信息,應被起訴。

諸如此類的表態顯然有點上綱上線。那麼,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好大喜功、一味在擴大戰果呢?這也未必。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一名高級情報官的表態較為中肯,他對《華郵》說,僅憑伊朗官員「單一通訊情報並不能反映情報全貌。」「一位不具名的伊朗人之間的電話,不等於完整的情報評估,後者需要綜合多種來源和方法。」

此言不虛。情報信息搜集恰如七巧板中的不同板塊,需要經過整理和分析,才能拼湊出有價值的情報圖案,否則,難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毋庸置疑,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衛星圖像顯示,福爾多核設施深處,地下隧道入口已被炸得扭曲變形。這座深藏地下的堡壘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

但這些評估多聚焦總體破壞,缺少細節支撐。伊朗曾宣布要新建濃縮設施,迄今無人知曉伊朗是否在美國襲擊前搶先一步把手中900磅高濃縮鈾轉移到了其他地方。退而言之,即便這些濃縮鈾被埋在了廢墟之下,德黑蘭仍有機會挖掘回收繼續發展核武器。

看來,這次襲擊的戰果可能比特朗普所描述的「徹底摧毀」更為複雜。誠如民主黨參議員墨菲所言,「你不可能用炸彈讓知識消失——無論你殺死多少科學家。伊朗仍有懂離心機操作的人。如果他們還有濃縮鈾和可用的離心機,那項目推遲的不是數年,而是幾個月。」

7月初,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稱,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讓核查人員重返伊朗核設施,評估美國和以色列軍事打擊的影響,並核實其濃縮鈾庫存。早幾天,他在接受美CBS採訪時表示,美國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造成的破壞嚴重但「並非徹底」,伊朗「幾個月內」就有能力重新啟動鈾濃縮。

其實,不管伊朗的核設施是否完全被摧毀,關鍵還要看德黑蘭是否有發展核武器的政治意願。若有,即使核設施被炸得蕩然無存,只要核技術底子在那兒,照樣可以重起爐灶。若濃縮鈾和離心機得以倖存,甚至還具備短期突破的能力。

顯然,以色列希望保持持續軍事壓力,挫敗伊朗任何重建核計劃的企圖,而特朗普似更傾向於通過對話解決伊核問題,急於拿諾貝爾和平獎的他或會無視有關伊核態勢的任何警告。當下內塔尼亞胡最擔心的恐是特朗普過於綏靖、重蹈奧巴馬的覆轍,會繼續敦促美方極限施壓迫使伊朗徹底棄核。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嶺略世界|美以軍事打擊恐難徹底摧毀伊核能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