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這座依山傍海的國際都市,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斜坡安全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挑戰,以及對更高生活品質和生態環境的追求,香港特區政府在斜坡管理方面不斷創新,不僅致力於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更將ESG理念深度融入其中,構建起一套前瞻性、智能化且兼顧生態和諧的綜合管理體系。這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卓越體現,更是城市治理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保障斜坡安全方面,政府正積極擁抱前沿科技,其中自動化無人機技術的引入,標誌着斜坡管理邁入智能化新階段。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宣布,將於2025年試行利用自動化無人機進行斜坡安全管理,涵蓋工程管理、日常監察乃至緊急應變等多個範疇。這項創新舉措,結合運輸及物流局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項目,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香港在ESG維度上的深刻實踐。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香港作為受颱風和暴雨影響的地區,山泥傾瀉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面對這一嚴峻挑戰,政府並未止步於既有成就,而是持續升級其「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旨在構建更具韌性的城市,確保市民在氣候變化加劇的背景下依然安居樂業。這項計劃的持續投入和目標提升,是香港在ESG理念下,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此外,香港的斜坡管理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工程安全範疇,開始融入美學和生態智慧,致力於實現安全與環境的和諧共存。土力工程處在斜坡工程中注重外觀設計,力求將斜坡工程與周邊環境融合,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且生態上可持續發展的斜坡環境。這種「綠色斜坡」的理念,是香港在ESG實踐中,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又一深度詮釋。
從ESG角度深入剖析,政府的斜坡管理實踐展現了多維度的卓越表現。在環境(E)層面,無人機巡檢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工程師藉高分辨率影像和大數據分析精確識別風險點,通過加固結構、改善排水等應對極端天氣,減少災害對環境的破壞。「綠色斜坡」採用生態友好技術,增加綠化面積,提升生物多樣性,助力水土保持、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社會(S)層面,無人機提升監測效率和準確性,替代人工進行高風險作業,保障人員安全,更早預警風險,提升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水平,維護社會穩定,還為「低空經濟」提供場景,帶動產業鏈和就業。政府持續投入「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優先關注天然山坡和唯一通道旁人造斜坡,體現以人為本,保護脆弱社區和關鍵基礎設施,增強市民信任感和歸屬感。美化後的斜坡成為綠色空間,提升城市美觀度和居民生活環境質量。
在治理(G)層面,無人機試行結合「監管沙盒」機制,體現了政府治理的前瞻性與開放性。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為創新技術提供測試與應用平台,推動科技與公共服務融合,展現數據驅動、科技賦能的現代化治理模式。「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的持續升級,彰顯政府公共管理的前瞻性與戰略眼光,這是基於氣候變化趨勢科學研判制定的長期策略。計劃實施涉及多部門緊密協作,體現跨部門協同治理效能,反映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深刻理解與堅定決心,保障公共資源有效配置及治理目標長期實現。將斜坡美化和生態融合納入管理,體現政府治理理念的成熟與進步,政策考量從「安全第一」擴展到「安全、環境、美學並重」。這種全面負責的治理模式,既提升政府公信力,也為其他城市平衡發展與保護提供寶貴經驗。
展望未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氣候變化的持續演進,香港的斜坡管理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深化ESG理念。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跨部門的緊密協作以及公眾的廣泛參與,香港將不斷完善其斜坡安全系統,使其在應對未來挑戰時更具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