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8家台企因何被大陸精準制裁?

文/張永恒

今天有一則消息引發關注,那就是商務部今日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該8家台企出口兩用物項。8家台企因何被大陸精準制裁?看下他們的斑斑劣跡就知道了。

賴清德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部分台灣地區實體參與其中,助紂為虐。舉例來說,台灣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承擔F-16戰機升級至F-16V標準項目,耗資1100億元新台幣,並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建立維修中心‌;‌作為台灣地區最高軍事科研機構,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雄風」系列導彈等武器系統,近期恢復空射型雄三導彈計劃‌;‌經緯航太科技‌公司推動無人機軍事化應用,引進多國技術構建無人機軍事供應鏈‌;攻衛股份有限公司涉軍工或「兩用物項」相關領域‌;另有4家造船企業‌長期為台灣軍方建造軍艦、潛艇及巡邏艇等軍事裝備‌……

商務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這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必要舉措,也是對「台獨」分裂勢力一再進行謀「獨」挑釁的嚴正警告。

此前,已有台灣兆億有限公司因資助「台獨」分子沈伯洋,被禁止與大陸企業交易並凍結資產,受到了應有的懲戒。

此次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的8家企業均涉及半導體、精密機械等戰略產業,如台積電特定供應商、軍工複合體關聯企業,它們被列入管制名單的原因是涉嫌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法規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反映大陸正運用「產業鏈斷點」策略反制「台獨」勢力。

這次針對「以武謀獨」台企的制裁,不但十分嚴厲,嚴厲到了被精準制裁的企業立馬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惡果,而且十分精準,精準到了具體8家企業的名字。

嚴厲、精準的制裁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惡果:從技術層面看,此舉將衝擊台灣關鍵技術節點的全球供應地位。以某被制裁的光刻機零部件廠商為例,其40%的營收依賴大陸市場,股價在公告後暴跌12%。

從政治層面來看,這是對賴清德當局「去中國化」經濟政策的直接回應。未來若台當局繼續挑戰政治紅線,制裁範圍可能擴展至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等新興戰略領域。即使是完全從經濟角度出發,相信台灣企業也會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的、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8家台企因何被大陸精準制裁?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