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9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表示,6月21日至22日的周末,各陸路口岸分別錄得約56.9萬出境人次和約58.6萬入境人次,當中約八成為港人。港人周末北上已成習慣,加上出行十分便利,市民可因應不同原因即興出行。上述周末出入境人數較一般周末為多,估計與學校考試季完結及周末天氣轉好有關。
鄧炳強表示,星期六經港珠澳大橋出境的私家車車次為9662,當中「港車北上」佔68%,而於星期日回港的車次則為9432,與今年一般周末的出入境車次相比多約25%。留意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園圍管制站在出入境最繁忙的數小時期間,輪候時間較長。各口岸相關部門包括入境處、香港海關、警務處及運輸署等,已備有跨部門合作機制,就不同節日及大型活動,實時監察口岸情況。因應上述周末的口岸繁忙情況,口岸部門已即時啟動應變機制,透過緊密協調,靈活調配人手,加開檢查櫃枱和通道,並採取適當人流管控及交通疏導措施,以維持口岸秩序,疏導擠塞情況。
他指出,政府已透過不同官方及非官方的渠道,包括電台廣播、網頁及社交平台等線上媒體發布資訊,協助市民及旅客預早計劃行程,盡量避免在繁忙時間過關。市民可瀏覽入境處網頁,查看各邊境管制站的估計輪候過關狀況。警方會繼續實時監察各口岸,在個別口岸出現嚴重擠塞的時候,適時透過媒體或社交媒體向市民發布最新信息,包括呼籲市民更改行程,以疏導人流車流。
鄧炳強表示,港人周末北上已成常態,而內地與香港居民的雙向奔赴亦是未來趨勢,因此各部門需要作好準備,提升口岸部門的應對能力及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其中香園圍管制站離境大堂正進行優化工程,工程完成後離境大堂的e-道會由原來的14條增加至18條。優化工程期間,離境大堂增設4個臨時櫃枱,將研究進一步增加e-道數目。另外,特區政府正與深圳市政府全力推進皇崗口岸重建項目。新皇崗口岸會採用「一地兩檢」安排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將設置134條「合作查驗」自助通道及68個傳統人工櫃枱,較現時落馬洲口岸的39條傳統e-道及45個傳統人工櫃枱配置大為提升,其設計通關流量約為每日20萬人次。對比現時每天平均約3.7萬人次進出的落馬洲口岸,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相信可應付兩地未來的通關需求。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