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新風采|全方位跨境銀行服務 助中資外闖

圖:中銀香港積極拓展東盟市場,文萊分行於2016年12月開業,成為首家在文萊經營的中資銀行。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無論是本港企業還是中資企業,對拓展海外市場的需求預期會持續增加。中銀香港(02388)總裁孫煜表示,中銀香港以打造「東南亞區域中國相關業務首選銀行」為發展目標,深耕區域化協同優勢,通過緊密聯動當地中國使領館、商會協會及政府機構,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全周期金融與非金融服務。

孫煜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近年來,中銀香港積極響應集團全球化戰略部署,穩步推進海外業務布局,尤其在東盟市場的拓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由2016至2021年間,中銀香港通過收購和整合7家東南亞機構(中銀馬來西亞、中銀泰國、金邊分行、雅加達分行、胡志明市分行、馬尼拉分行、萬象分行),並自建3家機構(文萊分行、仰光分行、河內代表處),成功實現了從城市銀行向區域性銀行的轉型。

東南亞市場是企業「走出去」的熱門選擇之一,孫煜表示,中銀香港現時的服務網絡覆蓋項目融資、跨境結算、賬戶管理、銀團貸款等領域,並憑藉一體化經營模式與差異化發展策略,推動東盟市場業務穩健增長。

便利企業整合境內外資源

截至2024年末,東南亞機構客戶存款餘額達861.8億港元,貸款餘額為587.44億港元,較2023年分別增長16.5%及9.9%;提取減值準備前的淨經營收入為49.32億港元,按年增長16.7%,發展動力強勁。

針對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中銀香港聯合集團海內外分支機構,從前期投資考察、注資啟動到運營管理,提供「融智」支持、基礎服務及境外貸款、風險管理等全流程方案,助力企業整合境內外資源,實現全球化的發展布局。

對於未來展望,中銀香港將會持續加大東盟資源投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與區域聯動機制,構建多元化服務特色,進一步鞏固區域化協同優勢。通過香港區域總部牽頭延伸產品服務,協同東南亞機構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並且抓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機遇,推動供應鏈融資、現金管理、併購貸款等跨境服務,協助企業融入亞太區域貿易投資增長浪潮。

確保客戶境外資金安全

中銀香港預期,中資企業未來的全球布局將進一步加快。根據國家商務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資在境外設立的企業總數已達到5.7萬家,境外資產總額將近10萬億美元左右。為了更好管理境外資產,實現境外資金的安全、高效運作,企業普遍加快搭建境外財資中心,通過銀行的全球現金管理產品、資金池系統和綜合金融服務,實現全球資金的可視、可控、可歸集運用。根據中銀香港的觀察和研究,中資企業在港搭建境外財資中心的趨勢日益明顯。

助央國企在港設財資中心

孫煜補充,在協助中資企業搭建境外財資中心方面,中銀香港近年來取得了良好進展。自2022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發布1號文,明確要求央國企加強司庫建設以來,中銀香港已經協助大量企業在香港搭建財資中心。以國資委直屬98家央企為例,中銀香港已經協助其中境外業務較多的幾十家央企,成功在香港落地財資中心。

中銀香港東南亞機構

圖:中銀香港總裁孫煜表示,中銀積極響應集團全球化戰略部署,穩步推進海外業務布局。/資料圖片

•中銀泰國

•中銀馬來西亞

•胡志明市分行

•馬尼拉分行

•雅加達分行

•金邊分行

•萬象分行

•文萊分行

•仰光分行

•河內代表處

企業簡介|香港唯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中銀香港(02388)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亦是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在發展過程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透過與母行中國銀行(03988)的緊密聯動,中銀香港為跨國公司、跨境客戶、內地「走出去」企業,以及各地央行和超主權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及優質的跨境服務。

細緻周到|設專屬團隊 協助中小企升級

中小企佔本地企業總數達98%,是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亦是中銀香港(02388)重要的客戶基礎。中銀香港積極響應特區政府政策,設立專屬行業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度身訂造方案,致力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作為首批對接金管局「商業數據通」平台的機構,中銀香港通過平台高效整合商業信貸與公司註冊資料,提升開戶及貸款審批效率,並配合「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提供擔保費回贈等優惠,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為了協助中小企提升財務管理及營運效率,中銀香港積極響應特區政府政策,推出多元數碼金融服務,同時透過「中銀商聚BOC Connect」流動應用程式構建線上生態圈,提供業務夥伴配對、市場動態分析及商機發掘功能,協助企業拓展商業網絡。

舉辦交流活動 提供諮詢服務

另外,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的方針,中銀香港聯同策略夥伴如生產力局及數碼港,舉辦一系列產業交流活動。例如,中銀香港與生產力局合作「新質生產力智助企業升級轉型交流會」,探討生命健康、機械製造等領域的數碼營商方案、創新技術應用與政府資助計劃;攜手數碼港開展「數碼科技方案展示日」,為餐飲、零售及旅遊業提供轉型支持與一對一諮詢服務,協助企業高效配對數碼方案,推動企業營商轉型。

奮勇爭先/推進綠色金融 支持企業實踐低碳

圖:中銀香港2023年推出「中銀香港大灣區氣候轉型ETF」,協助投資者把握區域氣候轉型的投資機遇。

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是大勢所趨,中銀香港(02388)作為「綠色商業銀行聯盟」基石成員及「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重要合作夥伴,持續提升香港在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與各界攜手開創低碳未來。

中銀香港總裁孫煜表示,中銀香港積極響應香港特區政府建設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策略,充分發揮跨境業務與市場專業優勢,提供涵蓋貸款、投資、支付等全方位的綠色金融服務,重點支持酒店、航空、運輸及能源等行業企業的低碳轉型。

首隻追蹤氣候轉型指數ETF

他舉例說,中銀香港在2023年與標普道瓊斯指數合作,發布了全球首個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氣候轉型的「標普中銀香港中國香港大灣區淨零2050氣候轉型指數」,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香港市場首隻追蹤該指數的ETF產品──「中銀香港大灣區氣候轉型ETF」,協助投資者把握區域氣候轉型的投資機遇。

2024年,中銀香港協助廣東省政府首次來香港發行5年期綠色債券、海南省政府成功發行首筆10年期藍色債券,以及深圳市政府推出低碳城市主題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債券。

截至2024年底,中銀香港的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相關貸款規模按年增長28.8%,綠色投資與存款規模亦持續擴大。同時,中銀香港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推動當地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標準制定及提升氣候風險管理能力方面,中銀香港制定並推出自身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分類標準》,成為香港首家自主推出此類標準的銀行。孫煜表示,此標準有助進一步識別綠色項目,提升金融產品公信力,並為市場提供具體且高參考價值的綠色金融指引。

旗下兩地標大廈實現碳中和

在推動香港實現淨零轉型方面,孫煜說集團旗下兩座地標建築,即中銀大廈與中國銀行大廈已實現碳中和,為全港首家在自有物業達標的銀行。另方面,中銀香港手機銀行也推出消費管理及碳足跡追蹤功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客戶實踐低碳綠色轉型。

持續創新|完善離岸人民幣生態圈 鞏固港樞紐地位

圖:中銀香港是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香港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提供全面的人民幣計價金融服務,包括清算、結算、融資、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等。中銀香港(02388)總裁孫煜表示,在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中,中銀香港扮演了關鍵角色,持續在人民幣產品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及市場生態培育方面深耕細作,為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作出顯著貢獻。

自2003年被中國人民銀行委任為境外首家人民幣清算行以來,中銀香港率先推出各項人民幣產品與服務。截至今年2月,香港人民幣清算行業務已遙遙領先,全球約80%的人民幣支付通過香港處理結算,其中絕大部分由中銀香港營運的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系統(RTGS)完成。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中銀香港積極完善離岸人民幣生態圈,在已有業務基礎上持續創新,如推動人民幣計價資產擴容,加速投融資產品迭代,深化風險對沖工具應用。舉例說,中銀香港今年2月成為香港金融管理局《擴大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首批認可機構,並完成首筆以「北向債券通」債券為抵押品的人民幣回購交易,有效啟動、促進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

延長跨境清算服務時間

為滿足各類市場需求,中銀香港積極投入資源,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例如自去年12月起,將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時間延長到周一至周五每日24小時運作,以更好地為海外市場交易提供即日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

展望未來,中銀香港將發揮人民幣匯率穩定、融資成本低等優勢,深化跨境貿易、投資及企業融資及商旅往來的人民幣結算服務,降低各方匯率風險與成本,提升人民幣使用便利性;穩步推動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發展,為實體經濟提供多元融資渠道與風險管理工具。

優化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此外,中銀香港將繼續加強清算行全球布局,持續優化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拓展覆蓋區域並提升服務效率,為市場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清算服務。同時積極深化與東盟、中東等地區的貨幣合作,通過貨幣互換及雙邊本幣結算(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等機制,為區域離岸市場注入人民幣流動性;並不斷完善區域市場運行機制,優化人民幣產品體系,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繁榮發展。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企新風采|全方位跨境銀行服務 助中資外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