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風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7日訪問白宮,期間他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提名其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稱:「就在此刻,總統先生正在締造和平。和平正接連在不同地區實現。」,並認為特朗普「完全當之無愧。」筆者閱此報道,腦中僅有一個想法:行使「霸權主義」、「美式獨裁」的特朗普憑何敢覬覦諾貝爾和平獎?從特朗普上任至今的施政表現來看,他與「和平」毫無瓜葛,更可謂是背道而行。
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旨是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或組織)。」而特朗普無論哪方面都與和平獎的宗旨不沾邊。
觀特朗普國內施政,驅逐非法移民,大設「鱷魚惡魔島」,引發國內社會撕裂、警民爆發流血衝突,國內經濟政治陷入動蕩。特朗普在重返白宮後,第一時間加大驅逐非法移民,展開所謂「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先後在多個城市發動「突襲」,對非法移民進行逮捕和遣返,其中在洛杉磯衝突激化,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展開大規模逮捕行動,引發抗議者在洛杉磯街頭集會,他們與執法人員發生肢體衝突,之後特朗普政府不僅無意緩和局面,反而「火上澆油」先後派遣數千名國民警衛隊人員和海軍陸戰隊士兵進駐洛杉磯,並實施宵禁政策,漠視民意。特朗普更聲稱,若抗議者「他們吐口水,我們就動手」(they spit, we hit)的言論,企圖用強力手段鎮壓民眾,何來「和平」之意?特朗普的無理冷血舉措,引來全美各地爆發示威,6月14日美國閱兵日全美爆發2000多場反特朗普「無王日(No Kings)」抗議活動,引發社會動蕩。
之後,特朗普變本加厲,在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建造「鱷魚惡魔島」(Alligator Alcatraz)用作移民拘留中心,該設施被大量鐵絲網嚴密包圍,周邊被充滿鱷魚、蛇和蚊蟲的沼澤圍繞。特朗普視察時更冷血戲稱,「此地很快就會關押一些地表上最危險的移民、最惡毒的人」,周圍有不少「鱷魚警察」,其言語盡顯對移民人士人權的漠視及冷血,哪有一絲仁愛之心。特朗普上任半年來,筆者看不到美國國內團結友好,看到的只有不斷加深的種族分歧、社會撕裂及反政府示威。特朗普對待美國「自己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國際上的「外人」。
觀特朗普國際政策,亂舞關稅大刀,挑起全球貿易戰,脅迫各國「下跪」。他自上任起,推行一系列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包括所謂「對等關稅」,對其他國家徵收與其對美國商品徵收相同比例的關稅,以實現所謂「公平貿易」,聲稱要糾正美國貿易逆差、保護國內產業及報復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此舉說的好聽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事實上卻是利用關稅政策彰顯其「美國第一」的霸權主義,以關稅為利刃脅迫各國向其「俯首稱臣」,誰若不聽話就要被加徵關稅,如日本、韓國等所謂「美國盟友」只要顯露出一絲反抗,都會被其刀刃相向,就在今日,日韓因仍在與美國磋商關稅,沒有「爽快」答應「大哥」的要求,就收到了來自特朗普的關稅「大信封」,將被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大肆破壞經濟全球化發展,斬斷多年來各國建立的良好經濟貿易格局,企圖打造「美國優先」的獨斷霸權經濟局面,他對全球經濟貿易「團結」發展,可謂沒有一絲貢獻。
不僅如此,美國向來自稱「世界警察」,聲稱對全球事務都擁有所謂「管轄權」,特朗普未上任美國總統前談及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信口開河」聲稱上任後能夠迅速調停衝突,為全球和平作出貢獻。但截至今日,俄羅斯、烏克蘭仍未停火,雙方依舊用無人機你來我往地空襲轟炸,特朗普期間進行過多次所謂「調停」但沒有任何作用,可見其「滿口白話」。巴以衝突方面,特朗普在1月曾提出所謂「清空」加沙地帶設想,希望埃及和約旦接受並安置來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他希望美國「接管」並「長期擁有」加沙,要將其打造為「中東版蔚藍海岸」度假勝地。這種不僅不緩和衝突,反而趁機奪取利益的行為,引來國際社會廣泛譴責。然後至今,巴以衝突的問題仍未解決,以色列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猛烈攻擊,當地人道主義危機不斷加劇,絲毫不見特朗普有何功勞。
此外,最讓特朗普「津津樂道」的「調停」以伊衝突,也絲毫不見特朗普為和平而努力之意,只見其暴力恐嚇的霸權思維。以色列6月13日對伊朗境內目標發動襲擊,伊朗隨後進行還擊,雙方之後發動多輪互襲,期間特朗普假意出面「參與」調停,表面上呼籲雙方協商,讓伊朗和以色列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背後裏卻安排B-2轟炸機「偷襲」伊朗核設施,以武力脅迫伊朗「收手」。特朗普的「小人之舉」遭到廣泛批評,國際社會痛斥其以「自衛」為名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是極為惡劣的先例,嚴重破壞國際秩序,而且對伊朗的襲擊可能刺激更多國家尋求擁有核武器以「自保」,這會加劇全球核擴散風險,不利全球和平局面。由此可見,特朗普在全球和平團結發展上不僅未盡一分力,反而不斷「拖後腿」,製造混亂局面,引發全球各個層面的動盪,以上樁樁件件無益於和平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特朗普憑什麼還敢覬覦諾貝爾和平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