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市成金|特朗普關稅大棒揮向日韓 全球貿易秩序何去何從?

【點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14個國家的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當中包括將對所有日本和韓國的輸美產品徵收25%的關稅。此舉標誌着美國政府開始對尚未與其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實施單邊關稅政策。事實上,此前90天寬限期內,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的進程十分緩慢,究其原因,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觀研究部主任蔡彤娟認為,主要是由美國的單邊施壓策略、盟友的抵制以及談判協調不足三方面共同導致。美國堅持高關稅立場,要求貿易夥伴接受較高的基準關稅及特定行業的高額關稅,而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認為這些要求不合理,拒絕接受有限的優惠條件。

此外,美國的談判策略相對混亂,缺乏統一標準,增加了談判的複雜性。同時,美國還面臨國際反制壓力,部分國家已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甚至準備向WTO申訴或實施報復性關稅。

至於未來關稅政策是否還將出現反覆,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秦泰認為,美國政府當前傾向於緩和關稅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在為本土產業鏈重構和財政結構性擴張政策爭取更多時間。一旦美國本土產能重構獲得進展,不能排除關稅政策反覆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稱,若非關稅因素,美聯儲可能已經降息。對此,蔡彤娟認為,關稅帶來的輸入性通脹風險使美聯儲在降息路徑上更趨謹慎。降息的節奏將取決於未來關稅落實的情況及對物價的影響。秦泰指出,美聯儲內部對降息存在分歧,新減稅法案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潛在積極影響,影響美聯儲的降息決策。

(採訪:倪巍晨、李暢|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製作:錢思成)

相關閱讀: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市成金|特朗普關稅大棒揮向日韓 全球貿易秩序何去何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