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昨日(7日),由香港國際ESG研究院組織的香港ESG學生研學團到訪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該中心於2019年2月20日成立,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跨學科、跨地域和全方位的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匯聚關心中國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全球學者,並產出創新性研究成果以啟發及培養下一代中國制度研究學人。

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核心框架,ESG早已突破單純企業責任報告的範疇,正從經濟模式重構、投資理念革新到城市治理優化等多個維度,深刻影響着社會發展的底層邏輯。在這一背景下,跳出傳統思維框架,發掘跨領域的連接點與創新火花,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方向。此次研學活動正是基於這一理念,搭建起學術探討與實踐思考的平台。
研學團圍繞ESG主題展開活動,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李佳睿(Li, Jiarui)博士是主要演講人。她擁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倫敦大學斯萊德藝術學院博士學位,畫作曾在多地展出,專注視覺藝術理論與跨文化藝術溝通研究。活動旨在以跨學科視角,探討藝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為青年學子提供理解ESG理念的新維度。
在本次研學活動中,李佳睿博士以意大利藝術家卡特蘭的作品《喜劇演員》為切入點,發表了題為《What is Art?》的專題演講。演講突破傳統ESG研究的單一框架,揭示了藝術在可持續發展中的獨特價值:在環境層面,藝術作品可通過具象化的表達喚醒公眾對生態保護的重視,將抽象的環保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意識;在社會層面,藝術活動能夠打破群體隔閡,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社區協作,助力構建包容、平等的社會生態;而在治理層面,藝術所蘊含的創新思維與批判性視角,可為企業戰略制定、城市治理模式優化提供非傳統的解決方案,推動治理體系向更具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

此次研學活動通過跨界視角的引入,為青年群體理解ESG提供了新維度。香港大學作為學術交流平台,持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多元路徑,而ESG學生研學團隊通過實地研學,進一步夯實了ESG理念的實踐認知,為未來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工作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