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新風采|港航運業數字化 縮短貿易結算周期

在全球航運業面臨數字革命與永續發展雙重轉型的關鍵時刻,招商輪船以「數字輪船、智慧航運」為戰略核心,正重塑國際海運產業的新未來。招商輪船首席數字官宋開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時透露,該公司正推動此數字化戰略,利用香港的國際數據流通優勢,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提單數字化管理,試點項目已縮短結算周期約30%,大幅提升貿易效率。對於香港作為全球數據流通樞紐,擁有開放的金融與法律環境,能支持跨境數據高效流轉,正是招商輪船選擇在香港試點電子單證項目的關鍵,也完全有潛力成為全球航運數字化樞紐。

招商輪船首席數字官宋開相信,香港有條件成為全球航運數字化的樞紐,主要是本身擁有相當大優勢。包括金融與法律優勢:香港的開放金融市場與靈活法律環境支持數字貨幣、區塊鏈等技術試點,為數字化航運提供政策保障;人才與文化優勢:香港擁有國際化視野與雙語人才,吸引全球航運與科技精英,促進技術創新與文化交流;背靠祖國優勢:依託內地強大的實體經濟與製造能力,香港將數字技術與實業結合,打造獨特的航運數字化模式;地緣優勢:作為大灣區核心,香港連接亞太與全球市場,試點項目如電子單證已輻射東南亞。招商輪船的探索表明,香港可通過技術與政策創新,引領全球航運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樞紐。

推動電子提單全球標準化

宋開也表明,數字化轉型是航運業的大勢所趨。他舉例指出,「傳統紙質單證不僅耗時,還存在遺失或篡改風險,而區塊鏈技術能確保數據可信、安全且不可篡改。」電子提單的應用不僅減少文件處理時間,更降低營運成本,例如試點項目已成功將結算周期縮短30%,未來將進一步推廣至全球航線。同時,香港的國際化平台有助於數據標準與國際接軌。宋開強調,招商輪船正與國際海事組織合作,推動區塊鏈電子提單的全球標準化,香港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跨境船舶管理長期面臨安全與效率挑戰,宋開稱,招商輪船透過「一體化運營管理平台」,整合實時船舶運行數據、外部環境及船員行為,實現智能化風險預警。「80%以上的安全隱患由人為因素引起,我們的平台能自動識別潛在風險,並即時推送至岸上決策中心。」宋開舉例,某航次通過實時避讓建議,成功避開惡劣天氣,節省約5%燃油消耗。該平台還支持多方協作,提升跨境運營透明度,例如港口擁堵數據可實時共享,幫助船公司調整航線,減少等待時間。

共享港口數據 省油省時間

在智慧航運生態中,香港與內地港口形成互補。宋開表示,香港定位為金融、法律與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數字貨幣、電子單證等前沿技術試點;而上海、深圳等內地港口,則專注於大規模物流運營與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香港試點的區塊鏈單證項目,由內地港口提供數據支持,實現技術與運營協同。」這種分工模式有助於大灣區航運一體化發展。

對航運業來說,數字化轉型並非一帆風順,宋開坦言,數字化轉型面臨着三重挑戰:一是老舊船舶改造成本高,部分船齡超20年的船舶缺乏數字化基礎設施;二是船員對智能技術的適應性不足,培訓需求大;三是數據標準化與系統兼容性問題。

招商輪船也在逐步推出解決方案,宋開透露,三大解決方案包括:一是分階段改造優先為老舊船舶安裝關鍵傳感器與通信設備,降低初期投入,逐步實現全船數字化;二是系統化培訓,與專業機構合作,開發模擬器與線上課程,針對智能導航、數據分析等技能培訓船員,2024年已培訓超500名船員;三是標準化推進,與行業協會合作,統一數據格式,確保新舊系統兼容。這些措施已使部分老舊船舶的數字化率提升至70%,轉型效果顯著。

香港航運業優勢突顯

樞紐定位

香港成為全球航運數字樞紐四大支柱

制度優勢:普通法系保障+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人才儲備:全球頂尖航運與科技人才的匯聚地

產業腹地:背靠大灣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

區域影響:電子單證等創新已輻射東南亞市場

人才戰略

數字化人才培養的「三維模型」

複合型人才:技術能力與業務洞察的「T型」發展

創新型人才:具備突破性思維與執行韌性

學習型人才:持續進化與快速應變的能力

智能航運

自主創新研發智能船舶技術

智能船舶系統:研發、驗證遠洋船舶自主航行相關技術和產品

智能採購助手:結合大模型與市場數據,動態調整燃油採購策略

智慧經營平台:為船隊經營決策提供從宏觀戰略到微觀策略的數智化支撐

船奇碳智系統:推動船隊數字化綠色轉型,提升船隊綜合競爭力

探索數字貨幣結算 促全球貿易多元

船奇碳智系統有效推動船隊數字化綠色轉型。

香港的金融與法律環境,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器。招商輪船首席數字官宋開表示,該公司正利用香港的開放政策,試點數字貨幣結算及區塊鏈單證,成功降低30%跨境支付成本,未來將進一步探索Web 3.0技術應用。香港的開放政策支持數字貨幣與實體貿易結合,招商輪船正探索基於實體資產的數字貨幣應用,避免純虛擬貨幣的風險。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企業效率,還促進全球貿易多元化,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地位

宋開指出,香港的金融創新環境支持數字貨幣與實體貿易結合,招商輪船試點的「以物易物」結算模式,直接以礦產換取商品,減少貨幣轉換風險,結算成本降低30%。香港的區塊鏈立法試點為電子單證提供法律保障,這使得貿易合同履行周期縮短20%,提升全球貿易效率。

宋開強調,招商輪船將繼續探索基於實體資產的數字貨幣應用,確保技術創新穩健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聯手高校研智能航行 實現綠色轉型

宋開表示,招商輪船利用香港的國際數據流通優勢,正推動數字化戰略。

在全球皆為綠色減碳努力之際,智能船舶技術成為航運業減碳關鍵。招商輪船首席數字官宋開透露,該公司正與香港及內地高校合作,研發智能航行與碳管理系統,目前已實現航次減排3%至5%,未來將推廣至全船隊,助力綠色航運發展。對於未來方向,他認為,還要包括推廣智能技術至集裝箱與散貨船隊,開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並與國際科研機構合作制定智能航運標準,實現技術成果的全球共享與應用。

與清華合研應用系統 成本縮減

宋開進一步說,集團與香港及內地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研發智能船舶技術。合作項目包括:智能船舶系統,與武漢理工大學嚴新平院士團隊、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等單位合作,聯合研發、驗證遠洋船舶自主航行相關技術和產品等。

另一項重要合作是與清華大學研發的「智能採購助手」,該系統結合大模型與市場數據,動態調整燃油採購策略。2024年,該系統在海虹輪船應用後,節省約300萬至400萬美元成本。宋開透露,未來將進一步開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並與國際科研機構合作,制定智能航運標準,推動技術全球應用。

他重點提到多個平台和系統,包括智慧經營平台:聯合香港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在生產經營的關鍵環節入手,探索航運數智化場景價值,搭建航程規劃、供需預測等演算法模型,實現對紛繁複雜的大宗貨航運市場多要素、多維度的跟蹤、分析和預判,為船隊經營決策提供從宏觀戰略到微觀策略的數智化支撐。船奇碳智系統:與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運用大數據和機理模型,開展船期優化、轉速優化、縱傾優化和污底監測的智能減排研究,實現航次減排3%至5%,推動船隊數字化綠色轉型,並提升船隊綜合競爭力。

培養數字化人才 促進企業進化

數字化人才培養方面,宋開稱主要包括三大類人才:一是複合型人才。數字化的本質是通過數字化的方法、數字化的技術來促進業務升級和企業進化,所以數字化的從業人員除了要熟悉最新的數字化能力,也要有很深的業務洞察和企業經營視角,從而能夠把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形成1+1>2的業務實效。

二是創新型人才。數字化沒有現成的答案,是一個曲折迂迴的系統性工程,只有結合自身的行業特點和企業特點,不斷的突破、創新和迭代,所以也要求數字化的從業人員具備創新的思維、扎實的落地和堅韌的毅力。

三是學習型人才。數字化技術日新月異,數字化人員要持續學習新的技術,新的方法,而且還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篩選合適的技術與匹配的場景,所以要堅持長期快速的學習和轉化能力。

運用大數據平台 省成本降碳排放

招商輪船探索數字貨幣應用,促進全球貿易多元化。

招商輪船計劃建設「數字總部」,整合航運大數據平台,通過實時監測碳排放、航線效率與能耗數據,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宋開透露,該平台結合大模型與大數據分析,優化航速、航線與燃油採購策略。他舉例說,2024年在海虹輪船應用燃油智能採購助手,根據市場波動與港口實時油價動態,調整採購計劃,節省燃油成本約300萬至400萬美元,同時減少約10%的碳排放。

「數字總部」將推廣至全船隊

碳排放認證也是招商輪船數字化轉型的其中一環,宋開表示,該認證與歐盟機構合作,開發航運碳數據認證流程,確保數據透明性與可信度,助力香港成為綠色航運標準的引領者。未來,「數字總部」將推廣至全船隊,進一步降低能耗與碳排,服務綠色航運發展。

他相信,香港憑藉金融、法律及國際化優勢,正成為招商輪船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基地。隨着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入應用,香港有望引領全球智慧航運發展,鞏固其國際航運樞紐地位。

(來源:大公報)

相關閱讀:

中企新風采|深港電力互聯三十載  築牢灣區電力生命線

中企新風采|標準制定展現破局智慧 融合向新開創共贏未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企新風采|港航運業數字化 縮短貿易結算周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