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被全網轉發的霍啟剛郭晶晶合影 是怎麼拍到的?

【點新聞報道】7月6日,也就是山東艦向公眾開放的最後一日,原本幾番搶票終於預約到名額打算上去參觀的我,臨時有了新的工作任務,那就是和幾位同事一起上艦,採訪跟拍7月3日在玉桂山上揮舞五星紅旗,迎接山東艦的兩位香港市民《(有片)特稿|「揮旗哥」登上山東艦了》,再根據現場參觀的具體情況作報道。不過,新聞現場,總有一些意外和驚喜。這也是新聞報道的魅力所在。

山東艦航母編隊。(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我們在艦上拍攝、採訪,到了大約中午12點18分左右,後方同事提醒我們,「微笑劍后」江旻憓更新了IG,顯示她正在山東艦上參觀,我和同事找了一圈沒找到後,便開始在甲板層的升降台旁「守株待兔」,可惜一直等到近1點,都沒有看到她的身影。當時打算乘坐升降台下到機艙碰碰運氣的我們,卻遇到了其他的驚喜。

霍震霆、霍啟剛、郭晶晶一起參觀。(點新聞記者程園園攝)

下到機庫層後,還在升降台找江旻憓身影的我,突然接到了同事Leo打來的電話——霍啟剛和郭晶晶正在輕武器展示區參觀!我跑過去後,現場周圍已經人滿為患,同行人、維持秩序的人、還有裏三層外三層喜愛他們的市民,我一個後來者,怎麼也擠不到最前面去。幸好已經有同事擠到裏面,拍攝了一些圖片和視頻,現在照片有了,但是很難靠近。

怎麼拍到更近、更全面的照片?我絞盡腦汁想辦法,還發生了不少「烏龍」。我先是厚臉皮問擠在前面的市民,可不可以讓一下,我是來報道的記者,想拍一張照片。他扭頭看了看我和脖子上的「登艦證」,「你是記者?你有採訪證嗎?撒這個謊有必要嗎?」我想到自己身上確實沒有採訪證,因為任務來得急,現場更沒有時間去解釋,別人也不一定會相信,只好另闢蹊徑。

這時,我看到在輕武器區通往升降台的區域比較空曠,那裏也應該是霍啟剛、郭晶晶一家人參觀的必經之路,按理說也是參觀人士可以走的路,我就大膽把中間的路障一層層移開自己跑過去,這樣就比較容易擠到前面。沒想到,剛剛衝到對面就有人提醒,那個區域非採訪不能進去,我解釋說不好意思,我是來採訪的。當時只想拍到幾張照片,心想哪怕拍到再把我抓起來也行,終於迅速跑到輕武器區,一番鑽繞擠,在自己能去到最近的地方拍下了照片。也可能是我確實只是拍攝、沒有其他意圖,相關人員並沒有繼續攔我。

拍攝前,我的手機已經幾乎沒有電量、因為天氣太熱也充不進電,「惜電如金」的我,右手用機器繼續拍、左手把精選的幾張照片發給後方同事,不敢多說一句話,或者多用一下手機,生怕手機突然關機,甚至緊張到有點手抖。後方同事也反應非常迅速,第一時間處理、發稿,這才算完成了「第一落點」《(有片+多圖)霍震霆霍啟剛等參觀山東艦 郭晶晶體驗槍械》。

當時拍攝的大量圖片。(點新聞圖片)

因為當時前後方配合得很好,我和同事們都拍到了第一手的照片、甚至還幸運地佔據了比較近的位置,後方處理起來也很迅速,報道一經發出後,包括央視新聞、長安街知事等媒體都進行了轉載。即使今天刷社交平台,也能看到那幾張流傳較廣的照片。我在想,做記者,除了要心思細膩、會觀察懂表達,還要臉皮厚、膽子肥、能豁出去。能在不同環境中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也是一門學問。

拍攝的圖片獲媒體轉載。(點新聞圖片)
霍啟剛、郭晶晶合影。(點新聞記者程園園攝)

(點新聞記者程園園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記者手記|被全網轉發的霍啟剛郭晶晶合影 是怎麼拍到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