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電力需求激增,但能源基礎設施老舊亟需維修和更換。《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正陷入基礎設施危機,悄無聲息地降低美國民眾的生活質素,削弱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
《紐時》形容美國電網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北美電力可靠性公司(NARC)的數據顯示,去年冬季約三分之二地區面臨停電風險。輸電路線不足,無法將電力從產能過剩區域輸送到需要的地方,令現時高度依賴機器運轉的社會,隨時可能陷入因停電而導致經濟癱瘓的局面。
文章指出,美國前總統拜登曾試圖改善輸電計劃,並為此動用數千億美元聯邦資金,但受重重阻力,令能源部等部門的關鍵資金撥付被推遲。現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又推動取消數十億清潔能源稅收減免,並試圖收回涵蓋投資清潔能源的《通脹削減法案》(IRA)未動用的資金。投資者信心因此遭受打擊,加上開發商暫停合同,令有助提高能源韌性和效率的清潔能源項目陷入困境,導致美國今年已有超過1.3萬個清潔能源工作職位流失。
《紐時》表示,這些因素令美國在全球競爭中落入下風,如果不採取行動改善,「將只能在21世紀的世界中,使用20世紀的工具。」
(來源:香港文匯報)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