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為應對氣候變化及實現「零廢堆填」的願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行減廢回收措施,完善社區回收設施並加強公眾教育。為進一步推動減廢意識從小扎根,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4年3月1日推出「回收@校園」活動,將減廢回收理念融入校園教育,現時已有來自全港約550間中小學的約35萬名學生及家庭參與。


環保署助理署長(減廢)蕭智慧介紹,今年環保署的重點項目之一就是推行「回收@校園」活動,希望將減廢回收的訊息帶入校園,推動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推動整個社會建立減廢回收的文化。7月5日,環保署聯合海洋公園舉辦「SGREEN x 回收@校園比賽頒獎典禮」表彰參與活動的學校、學生及家長的卓越表現。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區慧怡介紹,「回收@校園」活動以全港中小學為對象,通過多元化教育及比賽活動,提升學生對減廢回收的認識,並鼓勵他們與家人共同實踐。活動分兩階段推行,第一階段提供「教學資源」、「校園活動」及「外展活動」,協助學校融入減廢教育;第二階段則透過「比賽活動」激勵學生及家庭積極參與回收。比賽吸引逾110間學校及520個家庭參與,共回收約132公噸物料,部分獲獎家庭更幾乎每日到訪回收設施,將減廢融入生活。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在比賽中表現突出,該校合共回收約14公噸物料,積極參與多項回收比賽,屢獲殊榮。該校自2021年起增設校內回收設施,每班委派「環保大使」收集回收物,並由家長義工協助運送至社區回收點,顯著提升學生參與度,亦透過新春環保擺設設計比賽、參觀回收紙廠等活動,結合STEAM教育,讓學生反思廢物價值。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樊啟聲副校長指,活動中全校師生及家長的參與度都很高,學校舉行環保活動為師生提供了更多參與途徑,相信環保意識會傳播得更廣。樊啟聲表示,學校獲獎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老師從學期初到學期末都制定了全面計劃,通過持續的活動保持學生的參與熱情,學校還設置了便利的回收設施,並通過多種平台向家長推廣環保信息,多方面配合讓學校在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

該校回收達人獎得獎者馮詩迪同學指,參與回收讓自己很開心,自己和家人平日會一起做回收,將回收物送到「綠在區區」回收站,這讓她獲得很大的成就感,亦感受到回收並不難,卻對環境有利。「如果堅持回收,地球就能減少很多垃圾。」馮詩迪表示,自己從回收活動中學到很多,未來亦將繼續做環保。
王愷樂同學及其家長王太獲得回收達人獎、最積極參與家庭獎。王太表示,家庭向來都有做回收,參加學校的活動後了解了更多相關知識,例如了解到原來玻璃和很多種類的廚餘都可以回收。王太指,學校的回收氛圍很好,同學們和家長都很積極參與活動,「我們會互相交流哪些可以回收,比如原來中藥也可以作廚餘,但海鮮類的殼就不行」。王太指,非常感謝學校的相關活動,令大家學習到更多回收知識。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周楎、錢思成)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