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煒光
近日港澳平因應香港回歸28年發表文章,筆者讀後感覺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筆者由大學時代親睹香港進入回歸倒數,回歸後被所謂「去中國化」逆流干擾、2019年黑暴的邪氣沖天、再到香港國安法橫空出世,蕩邪滌穢、再到今天由治及興;儘管歷經風雨,香港都在祖國的大力關愛和支持下,成功向前邁進。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香港從來是在風雨中奮勇前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更上層樓。
有心抹黑香港的「黃絲」,不斷放大香港某些現象,但在鐵一般事實前,其抹黑顯得蒼白無力。202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港元大關,達到3.177萬億港元。並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已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GDP同比增長3.1%,延續了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香港管理的資產總額近4萬億美元,不少機構預計香港將在未來兩三年內超過瑞士,成為全世界第一的跨境資產管理中心;近30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港經營,當中一半以上資產值超過5000萬美元;今年以來,恒生指數領漲全球,港股IPO集資額超900億港元,排名世界第一;香港航空貨運量連續保持全球第一,船舶註冊噸位排名全球第4,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全球第4;2025年前5個月,香港商品整體進出口貨值均呈雙位數上升。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至去年底本地初創企業數目增至約4700家的新高;2024年,香港位列「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第7。「搶人才、搶企業」成果顯著:目前已有接近21萬名各類人才抵達香港。已知的人才有桌球界天王級人馬,也有諾貝爾獎化學獎、經濟學獎、文學和物理學獎得主以至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這一系列成就,不應因為被抹黑而被忽略。這等於「半杯水」,究竟你是看見「只剩半杯水」,還是看到「已填滿半杯水」。若能從正面看問題,維持正能量,再看看一些無法抹黑的成就,大家便知道香港的動力,正在不斷提升。
除了上述成就,金錢的走向是最實在、最嚴肅的,尤其孳孳為利的金融機構,只以金錢來論成敗英雄。任你香港講故事講得如何好,若外資沒有信心,他們便巍然不動,一分錢也不會投。然而近日有家美資機構竟然承諾以近20億港元的租金,來看好未來十年的香港。2025年6月13日,恒基地產公告稱,其子公司與美國量化交易及投資管理公司簡街資本(Jane Street)簽訂租賃協議。簡街資本將承租中環新海濱旗艦項目第一期六層共計223,437平方英尺辦公空間,佔第一期辦公室大樓及附屬空間總樓面面積逾70%。該物業租金為每平方英尺137港元每月,月租約3,061萬港元,租期5年,總租金達18.3億港元,租約自2028年起生效,租戶有權選擇續租4年。此項交易創下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數十年來最大宗的單一辦公室租賃紀錄。一個縱橫全球的大型美資金融機構,不理美國主流政界和傳媒對香港的抹黑,豪擲近20億港元進駐香港,這本身便很能說明情況。你是這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可以挑的國際城市多的是,你會拿近20億港元的承諾去開玩笑?你的工作前途不顧了?你公司的聲譽不顧了?你若違約,以恒基的實力,它會聽之任之?這裏只有一個合理解釋:你真的看好香港!
香港的成就,夯實了各方對香港的信心。國際有百年未有大變局,但我國風景這邊獨好,香港也因為由亂及治而蒙其惠,故國際有識之士都看到香港的潛力和前景。
有人說:香港不再吵吵鬧鬧了,不再自由了﹗這其實是偷換概念。回顧香港過去的吵鬧日子,立法會成為扔蕉場,官員視上立法會為畏途,令政務開展困難重重。如果不是一直有中央的關愛和支持,單憑香港一己之力,根本很難闖過當時的妖霧邪氣。故我們更應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局面,團結一致,以互諒互讓、真誠討論的精神,和中央及特區政府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國際大變局。吵吵鬧鬧、動輒「拉布」,根本是無助解決問題的。吵閙「拉布」不是民主,那只會令香港倒退。只有團結一致,和氣討論,才能把問題逐一解決,才能令香港在困難中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