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政府近年推出多項人才入境計劃,吸引內地及世界各地的人才攜子女來港升學及定居。第二屆「(大灣區)香港一條龍學校教育展」今日(4日)起至6日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匯集逾220間幼稚園、小學、中學及高等院校參展,開幕首日已吸引過萬人入場。不少人才家庭瞄準名校申請,學生英文能力成Band 1學校「敲門磚」。
有意安排兒子在港升讀小學的吳女士表示,香港學校更重視孩子興趣,有利發展孩子音樂專長,提供更多選擇及發揮的空間。亦有家長認為香港的數理化基礎教育不如內地扎實,但考慮到香港在兩文三語的語言教育方面具有優勢,故考慮讓女兒下學年轉讀香港學校。
展覽設有即場面試及筆試專區,並安排模擬教室體驗活動,讓學童親身感受本地課堂氛圍。家長亦可與教職員面對面交流,了解不同學校辦學理念及入學流程,參加一系列主題講座,聽取專家分享來港升學的途徑與準備事項。

資訊碎片 擇校引焦慮
不過,有不少家長表示從展會獲得的資訊較為零散。對不少剛來港的家庭而言,如何從逾千間本地學校中挑選適合子女的選項,是一項極具壓力的任務。語言銜接、課程差異、校風文化,以及未知的面試制度,都是家長最常見的困惑與擔憂。
家長雍女士表示,為女兒擇校時會考慮三大要素,包括學校能幫助內地學生融入,具有良好的教學質素及協助學生發揮潛能。惟對於香港學校仍感陌生,雍女士尚未決定申請對象。
家長馬女士亦表示對香港的學校一知半解,但幸得香港好友幫助,當日上午已向兩所心儀中學遞交申請。問及是否擔憂孩子的學習適應問題,她坦言會有疑慮,但相信小孩子適應能力強,一學期至一年應該便能熟悉香港學習氛圍。她又表示,孩子在內地的學習成績優異,因此只考慮報讀Band 1學校。

名校突圍 英文能力成關鍵
在擔憂一旦選錯學校,影響子女升學之路的情況下,有口皆碑的Band 1名校升讀大學成績理想,自然成為人才家庭首選。有東區Band 1英中老師透露,學校每年自行招生名額有限,現全校僅有大約6位來自高才通家庭的學生。但隨着越來越多人才家庭申請學校,相信學校學生組成趨向多元。他強調,如想在眾多申請人中突出重圍,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英文能力。
作為場內熱門小學之一的福建中學附屬學校亦表示,英文能力是甄選重點。該校作為Band 1中學福建中學的聯繫學校,每年有9成學生可以成功升入福建中學。
路德會聖馬太小學(秀茂坪)是觀塘區最受歡迎的小學之一,連續兩年獲得大灣區「十佳STEAM學校」,超半數畢業生獲派Band 1中學。校長楊佩玲表示歡迎大灣區的小朋友入讀,並強調學校注重全人發展,幫助學生快樂學習、發揮潛能。她鼓勵學生應該多閱讀,並透露申請入學時不設筆試,只設有面試,主要考察學生兩文三語的表達能力,比如詢問小朋友「一本書的內容是什麼」,「周末和父母去了哪兒玩」等等。
被譽為全球最佳十大IB學校之一的優才(楊殷有娣)書院亦有開設展位,該校升學部葉主任介紹,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兩文三語及國際視野是香港學生優勢。作為香港首間主打資優和多元智能的學校,他表示除學業成績外,亦注重學生是否擁有其他特長。他補充,入學試涵蓋中、英、數、科學及小組討論,同時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待人處事的交際能力。
(點新聞記者陳藝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