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點ESG|香港物流ESG實踐率低 中小企可持續採購成本高 業界促設專業認證

【點新聞報道】香港運輸物流學會(CILTHK)與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聯合發布的調查,為本地物流企業敲響警鐘: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實踐上明顯落後,中小企業若不及早適應國際ESG標準,恐面臨「無生意可做」的風險,甚至可能被市場淘汰。

今年1至4月,這項針對213名業界專業人士的調查發現,香港運輸物流業存在「知行不一」的問題。業界雖對ESG有一定認知,但實際執行成效欠佳,尤其在「可持續採購」環節,因成本高昂、供應商選擇有限而成為短板。儘管44%的企業已投入ESG資源,卻受困於資金不足、專業人才缺乏及法規複雜等難題。而香港物流業缺乏專門的ESG專業認證,導致企業難以招聘相關人才,陷入惡性循環。

面對這一現狀,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于承忠根據調查結果及政府早前發布的物流業ESG路線圖,緊急呼籲各界採取行動。他建議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認證體系建立等,助力業界與國際標準接軌。調查顯示,74%的受訪者認為ESG能帶來商機並降低風險,尤其在快遞、電商物流等直面消費者的領域,ESG實踐率更高。于承忠強調,ESG已不再是形象工程,而是企業競爭的關鍵「金字招牌」。

若說于承忠的呼籲為行業指明方向,立法會議員易志明的發言則更似一劑「猛藥」。他直言ESG是企業的「生死線」,並以80年代ISO 9000認證為例,指出當年未達標的企業發展受限,如今ESG合規亦將成為市場准入的「硬門檻」。他提及一宗本地廠商的真實案例:因供應商無法滿足美國客戶的ESG要求,其本地採購比例被迫壓低至10%以下,這無疑對本地供應鏈造成重創。易志明提醒,儘管政府將加大支持力度,但若業界自身不積極行動,最終必將被國際潮流甩在身後。

從企業到供應鏈,ESG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國際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梁啟元則從更宏觀的層面指出,ESG的緊迫性關係到香港的未來發展。香港北部都會區現正進行大規模基建投資,若建成的高速公路、貨倉等設施不符合最新ESG標準,香港2050年碳中和目標將化為泡影。

從ESG角度分析,物流業低實踐率帶來的隱患不容忽視。環境方面,物流運輸產生的碳排放、能源消耗及廢棄物處理,直接影響氣候變化與環境質量;社會層面,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若缺乏社會責任,將衝擊勞工權益與社會和諧;治理方面,企業內部機制不完善,即便有再好的ESG理念也難以落實。因此,建立ESG專業認證體系,不僅是企業生存的必備條件,更是香港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中搶佔先機、實現經濟與環境社會和諧共生的關鍵一步。這一步,不僅能幫助企業跨越國際競爭的門檻,更將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夯實根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易點ESG|香港物流ESG實踐率低 中小企可持續採購成本高 業界促設專業認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