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母Style」到「七色防線」:探秘山東艦的色彩密碼

【點新聞報道】2017年,「遼寧艦」訪港時,官兵們身穿白色制服,在甲板上拼出「香港你好」的暖心問候,這震撼一幕雖深入人心,卻也讓不少人誤以為航母官兵都須身着白色制服。事實上,航母不僅是威嚴的「國之重器」,更是容納數千人的一座「海上城市」。隨着近日「山東艦」訪港,我們得以再次近距離觀察我國航母。這次,讓我們透過那些色彩分明的制服,認識航母上各司其職的官兵們,這或許是理解這座「鋼鐵巨艦」最生動的視角。

「殲-15」戰機在山東艦甲板起飛。(中國軍視網圖片)

在威武雄壯的山東艦上,各種醒目的色彩並非裝飾,而是航母高效運作的「視覺密碼」,區分各人的戰位和工種,方便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當「殲-15」戰機呼嘯起降時,這片繽紛的色彩海洋便展現出人民海軍特有的嚴謹與活力,讓這座海上鋼鐵堡壘既有大國重器的威嚴,又充滿科學管理的現代氣息。

目前中國航母工作人員的識別背心有7種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綠、白、紫和棕

紅色:甲板上的「警戒色」

身穿紅色背心的危險和安全管控戰位官兵。(人民海軍圖片)

紅色背心屬於危險和安全管控戰位官兵,以背心身後的字樣來區分兵種,他們的崗位與軍事安全息息相關,共同構成一道醒目的安全防線:

「彈藥」——航母上的彈藥專家,負責武器彈藥掛載,在戰機周圍進行精密作業,肩負着維護全艦安全的重任。

「驅鳥兵」——他們的背心上往往並沒有文字標註,但卻是甲板上唯一獲准持槍的兵種,手持霰彈槍巡視飛行甲板,用爆鳴聲驅散可能威脅戰機起降安全的海鳥,守護戰機起降空域。

黃色:甲板上的「指揮色」

身穿黃色背心的指揮類戰位官兵。(中國軍視網圖片)

黃色背心屬於指揮類戰位官兵,他們之間兵種的不同也體現在背心所標註的文字上:

「起飛」——幾乎是航母上「出鏡率」最高、最為大眾熟知的角色,他們是艦載機起飛的最後把關者。其標誌性的指引動作曾作為「航母style」風靡網絡,引得很多網民模仿。

「調運」——航母甲板的「交通指揮官」,負責為艦載機和保障車輛規劃精確路線。必須熟記甲板數百個定位點,並在工作中保持絕對專注,確保價值數億的戰機安全調度。

「航空長」、「副航空長」——航空系統高級管理員,不過在任務和訓練中往往不會走上飛行甲板,所以需要穿顏色背心的機會並不多。

藍色:甲板上的「保障色」

身穿藍色背心的調運和供氣保障戰位官兵。(中國軍視網圖片)

藍色背心屬於調運和供氣保障戰位官兵,代表着至關重要的後勤保障團隊,負責航母運行的多項關鍵支持工作:

「航材」——艦載機備件與器材的管理專家,從發動機葉片到電子元件,必須精準記錄每一件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狀態。在緊急維修時,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所需零件,堪稱航母的「移動備件庫」。

「供氣」——負責為飛行員和戰機提供穩定氧氣供應,從氧氣瓶壓力檢測到管路密封性檢查,致力於確保供氧系統的正常與可靠。

「調運」——操作起重機、升降機等重型設備,在有限空間內完成精密搬運。需要提前計算每一寸移動軌跡,確保數十噸的戰機部件安全轉運,必須將誤差控制在厘米級。

「設備」——甲板機械系統的維護專員,24小時監控甲板牽引車、擋焰板等關鍵設備,隨時處理突發故障。

「四站」——是艦載機高空作戰的關鍵保障,由制氧站、充氧站、冷氣站和充電站組成。他們確保戰機在萬米高空(氧氣含量僅為地面20%)仍能獲得充足氧氣供應,同時維持機載設備的恒溫環境和穩定電力,為每一次飛行任務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綠色:甲板上的「守護色」

身穿綠色背心的艦載機起降與維修保障人員。(中國軍視網圖片)

綠色背心屬於艦載機起降與維修保障團隊。這些官兵是戰機安全起降的關鍵守護者:

「教學」——培養新進人員的專業教官,不僅傳授標準作業流程,更通過模擬甲板環境訓練新兵。他們設計各種突發狀況演練,從夜間着艦到惡劣天氣操作,確保每位新成員都能在發動機轟鳴和甲板晃動中保持精準操作。

「攔阻」——在艦載機以200公里時速着艦後,他們負責在30秒內把攔阻索復位。不僅需要熟記每根鋼索的磨損極限,還要通過肉眼判斷細微損傷,確保這條「生命線」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起飛」——與黃背心的「起飛」字樣相同,但職責不同。身穿綠色「起飛」背心的是戰機滑躍前的「最後安檢員」,專注檢查止動輪擋等機械裝置,確保每個零件都能承受數百噸衝擊力。簡言之,黃背心負責「人員指揮」,綠背心負責「設備安全」。

白色:甲板上的「安防色」

身穿白色背心的安全管理和綜合保障人員。(中國網圖片)

白色背心屬於安全管理和綜合保障團隊。這些身着白背心的官兵肩負着多項重要職責:

「指管」——這些官兵是航母的指揮中樞,24小時監控雷達、通信等關鍵系統。他們精準處理作戰資訊,確保指令準確傳達至各戰位,維繫全艦的協同運作。

「醫務」——團隊配備先進醫療設備,能在搖晃的艦體上實施急救。他們隨時準備應對戰機事故、日常診療等各類醫療狀況,守護官兵健康。

「安全」——負責全艦安全檢查,監督危險作業流程。他們配備專業設備巡查每個角落,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築牢航母安全防線。

*此外,白色背心還承擔着特殊功能:臨時登艦人員必須穿白背心才能在甲板活動。

紫色棕色:甲板上的「補給色」「維保色」

身穿紫色背心和身穿棕色背心的官兵,形成保障組合。(中國軍視網圖片)

在航母甲板上,紫色與棕色背心代表着兩項中美海軍完全一致的專業分工,構成了獨特的保障組合:

紫色「油料」——屬於艦載機燃油補給戰位官兵,他們構成一支專業的艦載機燃油補給團隊,負責為戰機精準加注航空燃油。

棕色「維護」——屬於負責機務的工作人員,他們承擔戰機日常檢修保養工作,將性能維持在最優水平。

七色同框:航母甲板的「

航母甲板的「彩虹協奏曲」。(中國軍視網圖片)

在航母日常作業中,最震撼的莫過於七色背心官兵的協同時刻:

·戰鬥協奏

當艦載機即將着艦前,各色背心官兵會組成嚴密的雙列隊形,如同「移動的色譜儀」般對甲板進行地毯式檢查。紅背心的安全員、黃背心的指揮員、綠背心的地勤人員......每種顏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專業視角,共同確保甲板絕對安全。

·禮儀交響

在重要外事場合,七色背心方陣會成為最獨特的禮儀佇列。從紫色的油料專家到棕色的機務師,這支「彩虹戰隊」不僅展示着航母的多工種協同,更象徵着中國海軍開放自信的專業形象。

這些難得一見的「七色同現」時刻,正是航母這個精密系統最生動的運作寫照——各司其職,而又渾然一體。

(點新聞實習記者張夢凡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從「航母Style」到「七色防線」:探秘山東艦的色彩密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