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山東艦承載750萬港人的家國情懷

香港市民揮舞國旗,與山東艦航母編隊同框。(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文/嚴剛

當山東艦龐大艦體破浪而來停駐香江,當航母帶刀侍衛延安艦徐徐進入沿岸翹首以盼的市民眼簾中,這不僅是國家航母艦隊的又一次航行停泊,更加是全國產化、彰顯中國製造、中國國力軍威的一次近海航行。承載着750萬港人家國情懷的山東艦航母編隊,終於駛入了無數同胞的心靈港灣,以其震撼身姿與開放胸襟,為香港同胞帶來一場觸及靈魂、震盪心靈的「家國課」。

山東艦絕不止是一艘冰冷鋼鐵構成的戰爭機器,它既是國家強盛意志的具象化符號,更是民族復興這一宏大歷史敘事的生動載體。當然,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崛起的標誌,更是中國製造、中國強起來的不可忽視的客觀存在。當「祖國」這一抽象概念化、甚至對概念模糊的部分港人為一艘劈波斬浪、氣勢磅礴的現代化航母真實停泊於眼前時,那份震撼與自豪,便如潮水般從每個同胞心中自然奔湧,會自然而然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及自身的安全,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安全感與民族自豪感。

昨日所見,有市民在雨中揮舞國旗久久凝視,他們眼神裏所燃燒的,早已超越對先進裝備的好奇,而是對國家力量的深切認同與濃烈歸屬,更有曾歷經列強欺壓的耄耋長者,流出了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動的淚水,因為他們深深知道,中國人民曾經歷過被外侮辱凌辱欺壓的不堪回首的痛苦歲月。這艘巨艦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讓「祖國」二字在港人血脈中奔流迴響,讓每一位港人都深深感知到,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富起來,而且強起來了。

從昔日殖民傷痕到今日母港歸航,歷史在此刻形成意味深長的回環。當年英國艦船象徵殖民統治的冰冷符號,今日國產航母則成為國家守護的溫暖象徵。這艘巨艦承載着歷史記憶的糾偏與民族情感的回歸。當香港同胞踏上這由祖國完全自主建造的鋼鐵甲板,觸摸艦載機機身,一種同舟共濟的歸屬感便油然而生。山東艦的到訪,宛如一劑溫潤良藥,撫慰歷史創傷,縫合身份認同的裂痕,使「國家與民族」在香江兩岸愈發清晰堅定明確。

香港曾歷滄桑,在歷史風浪中顛簸飄搖,諸多港人曾經在殖民管治中卑躬屈膝地掙扎求生,因而發自內心深處的願望就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讓港人能夠挺起腰桿堂堂正正做人。山東艦以其包容姿態,敞開懷抱邀請市民登臨參觀,為這座海港城市注入了認同強心劑,其所展示的不僅僅是負責任的大國自信,更加傾注了對750萬港人的真誠摯愛。以至於有內地朋友亦心生妒忌:啥時候也能讓我們親眼看看我們自己的航母。

山東艦訪港,其意義遠非只囿於一城一港。它向世界昭示着中國力量,更在港人心中點燃了自豪烈焰。當山東艦如鋼鐵長城般巍然屹立於碧海之上,那不僅是國防實力的彰顯,更是中華民族百年奮鬥、從屈辱深淵邁向復興頂峰最鏗鏘的宣示!無數國人透過螢幕目睹此景,無不熱血激蕩,深感與國同榮、與國同進。正如一位登艦老人撫摸艦體時含淚低語:「今日,我們終於有了守衛家園的『定海神針』。」這發自肺腑的感嘆,正是民族自豪感最樸實的共鳴。

山東艦訪港,是一堂無言之教,其力量遠超千言萬語。它以巍然之姿告訴世人,強大的祖國是每一位港人、每一個遊子最堅實的依靠最溫暖的港灣。當航母的航跡與香江的萬家燈火深情交匯,當航母發動機的呼嘯與同胞的歡呼同頻共振——全體港人有理由相信:國家的進步與港人的幸福始終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國家的強盛,就是港人未來希望的可靠保障,國家的強盛,就是香港持續發展穩定的助推火箭。有國才有家,我們的家園,需要強盛國家的拱衛,需要強大軍力的保護。

山東艦停駐於香江,也將國家與民族的家國情懷永久錨定在港人的心中。這艘鋼鐵方舟載着的不僅僅是深沉鄉愁與民族希望,更承載着港人的家國情懷,香港發展繁榮的希望與未來。它時時刻刻昭示着,唯有國家強大、民族團結,方能讓「鄉愁」擁有真正歸宿,讓每個個體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巨變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安放自身的價值,珍愛自己的家國,並在穩定和諧的家園中,追尋自己的夢想,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作者為香港立法會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 |  山東艦承載750萬港人的家國情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