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港的山東艦上 有這些無名英雄

【點新聞報道】航空母艦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想要真正了解航母的魅力,就不能僅僅被它龐大的鋼鐵身軀所吸引。走進艙室,航母官兵們鮮活的臉龐,才是這艘鋼鐵巨艦的靈魂所在。

航母大腦——航空保障值更官

這裏指揮調動着與艦載機行動相關的一切要素,所有排兵布陣的指令都從這裏的操作台發出,是名副其實的「航母大腦」。

甲板艦載機數量眾多,保障要素繁雜,需要值更官進行統籌規劃。為了使飛機盡快具備再次出動的條件,一架飛機轉運、加油或其他作業都需要值更官籌劃。值更官們調控指揮的速度與效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航母群的戰鬥力。

山東艦飛行保障中心操作台。(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值更官更是腦力工作者,需要在航母甲板的方寸之間精準調控。起降、調運、艦面保障…值更官需要熟悉航母艦面的方方面面。在爭分奪秒的現代戰場上,艦載機越早抵達作戰空域,越能搶佔先機,值更官的思維必須緊跟甲板的實時動態,隨時調整。

山東艦飛行保障中心的航空保障值更官,王燈南。(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航母心臟——輪機艙裏的機電兵

密密麻麻的各式管線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裝備鱗次櫛比,在整艘航母的最底層,輪機艙與世隔絕。這座海上城市何以馳騁海面,動力來源就在於此,同時還具備調節溫度、處理廢物的作用。

輪機艙的機電兵需要肩負航母上「最艱苦的工作」。他們每日坐在輪機艙鍋爐房裏,時刻盯着鍋爐,檢查是否正常運行。鍋爐房裏高溫炙烤難耐,噪聲轟鳴無處不在,汗如雨下,寂寞無聊。

「00後」輪機艙機電兵,徐汨華。(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這裏的工作環境被概括為「高溫、高濕、高噪聲」的「三高」。溫度維持在45攝氏度;濕度保持在80%,同時設備的運行噪聲不絕於耳,這裏的裝備需要時刻照料。班長曾小祥說:「裝備和人是一樣的,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愛護,更關注它的狀態,在關鍵的時候會救你的命」。

輪機艙5號冷站的風管上,一位不知名的官兵留下了一句座右銘:「在最寂寞的地方堅守,不要讓青春荒廢掉」。在永遠見不到太陽的深艙,機電部門的官兵把自己比作「向日葵」,心中有光,向陽生長。

衣食保障——艦務部門

山東艦是傳說中我軍水面艦艇伙食水平最高的艦艇,航母艦務部門負責為全艦官兵提供不間斷飲食。艦上共有4個廚房,每天供應7餐,24小時都不斷有熱食。因此,何時出餐、何處出餐都有嚴格的標準,現作現食是保證艦隊官兵飲食健康的基本要求。

負責飲食的艦務部門一級軍士長,韓永亮。(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黑椒牛排、西蘭花炒蝦仁、蒜苗炒臘肉、新鮮水果、現烤麵包……這只是山東艦上普普通通的一餐。為了滿足不同崗位艦員的就餐需求,這裏的炊事員都經過等級培訓。除了一日三餐,還有兩頓間餐和兩頓夜餐,戰士們任何時間下更,都能食飽飽!

為了保證長時間遠洋作業過程中有不間斷的新鮮果蔬供應,艦艙內儲備了大量「充氮菜」,即蔬菜的包裝內充滿了氮氣,延長保鮮的時間。

航母食堂用膳時間。(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艦務部門是最好的「生活管家」,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保證全艦官兵的生活質量。艦務部門還有洗衣房的值班崗,士兵下更後可以把換洗衣服和床上用品交給他們進行清洗。

艦務部門的洗衣值日表。(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最單調的工作」——垃圾焚燒員

在夜幕的掩護下,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夢鄉中,艦上還有一群人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艦上產生的垃圾都由「垃圾焚燒班」負責處理,這份工作需要每天焚燒垃圾達8小時,被認為是「最單調的工作」。

航母對於垃圾處理有極其嚴格的規定,一方面是因在相對密閉的空間中,若滋生細菌會威脅官兵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則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山東艦上的「垃圾焚燒班」就負責處理船上的垃圾,具體工作是收集航母上的垃圾袋,檢查並將垃圾分類處理。

「垃圾焚燒班」官兵何浪正在焚燒垃圾。(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負責焚燒紙質垃圾的士官何浪的任務是將紙質垃圾分揀出來,投入到焚燒爐中燒成灰,再將灰燼裝入袋中統一儲存,等航母回港後,帶到岸上妥善處理。因為垃圾量龐大,每天要從晚上8點一直燒到隔天早上5、6點,唯有如此,才不會妨礙第二天的作業活動。

何浪說,自己是大學畢業,上航母之前想成為甲板上的起降指揮員,結果被分到炊事班,「當時我那心『拔涼拔涼的』,我一個大學生…」,後來他在工作中逐漸意識到「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組織把我分到哪裏,我就幹到哪裏」,發揮出他無可替代的作用。

海上白衣天使——山東艦醫務中心

山東艦醫務中心承擔着整個山東艦航母編隊的醫療救援工作,醫療中心開展的首例全麻外科手術,對象就是編隊中一艘驅逐艦上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本艦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山東艦醫務中心的醫生通過遠程會診掌握基本情況,再由直升機轉運到醫務中心,確定手術方案,最終成功治療。

山東艦一次實戰救援演練。(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配備專業的醫務人員和醫療環境,使山東艦醫務中心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為航母戰鬥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山東艦醫務中心的牙科服務。(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醫務中心檢驗理療技師趙春棣是艦隊上的「紅人」,若官兵們身體不適,趙醫生是他們的首選。從遼寧艦到山東艦,趙春棣已經在航母服役了十幾年,一直堅守在醫務中心,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官兵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為官兵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檢驗理療技師趙春棣為官兵拔火罐。(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

(點新聞實習記者許竣皓綜合央視紀錄片《加速向深藍》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訪港的山東艦上 有這些無名英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